我的孩子现在111天了,初步诊断是肌性斜颈,请问有什么...

会员51807087 111天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的孩子现在111天了,初步诊断是肌性斜颈,请问有什么好的干预措施吗?如果挂号需要挂那个科?谢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我们这里说是要按摩,但是效果不明显,而且医生摸不到那根肌肉,所以最后确诊说是轻微形的。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有什么好的干预措施?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国强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外科 三级
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积水,听神经瘤,胆脂瘤,鞍...
已帮助用户: 3137
病例分析:小儿斜颈可在生后即存在,也可在生后第2~3周出现,症状为头向病侧偏斜,下颏转向对侧。触诊时可发现硬而无疼痛的梭形肿物,与胸锁乳突肌的方向一致,在2~4周内逐渐增大,可达到成人拇指末节那么大,然后开始退缩,在2—6个月内逐渐消失。 发现小儿斜颈后,如不及时纠正,患侧面部软组织可随体格生长而进一步变短,颈深筋膜挛缩变厚,斜角肌变短,颈动脉鞘与血管挛缩,最后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甚至上胸椎出现脊柱侧弯畸形。&#;&#; 应在小儿斜颈确诊之后即采取措施。早期可对肿胀部位作手法轻柔按摩,伸展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每次伸展肌肉时间维持2~3秒。这种伸展动作每天4~6回,每回作10~20次。以上按摩应教给父母来完成。另外,喂奶、睡眠及用玩具吸引病儿注意时,都应重视姿势的纠正。&#;&#; &#;
意见建议:如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后未见症状好转或被误诊的1岁以上病儿,则需手术治疗,切断或部分切除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
有用0
关注
苑小克 医师 鸡泽县医院1外科 一级
擅长: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胃溃疡性穿孔,脾破裂,腹壁切口...
已帮助用户: 47
问题分析:您孩子的病应该是先天性肌斜颈,大都是因产伤所致胸锁乳突肌损伤,肌肉挛缩导致脖子歪斜,重者可以形成颈椎斜颈。
意见建议:目前患儿年龄小,家属应经常按摩患侧,吃奶睡觉时让患儿脸脖子偏向另一侧给予矫正。一般一岁后无明显改善,应积极给予手术矫正。
有用0
相关问答

应该来说他是个先天性疾病导致出现的,应该来说,是去医院选择手术进行治疗,通过正规的,手术进行治疗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所以说这个患者也别太过于紧张了。而且这个疾病保守治疗。没有太好的办法。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肌性斜颈就是胸锁乳突肌的痉挛所导致的。肌肉痉挛会牵拉脖子向一侧歪斜。成因可能是在出生的时候由于难产牵拉胎儿,会引起胸锁乳突肌的出血,到后期就会导致胸锁乳突肌痉挛,还有可能是外伤感染引起的。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肌性斜颈进行药物治疗比较好,肌性斜颈是一种以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病情多变,从轻度或偶尔发作至难于治疗等不同程度。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肌性斜颈是先天性颈部畸形,由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偏向一侧而引起;痉挛性斜颈是由于颈部肌肉张力障碍引起的,主要是因为肌肉间歇性或持续性的不自主收缩,从而导致头颈扭曲、歪斜、姿势异常,这是后天形成的疾病。肌性斜颈需要手术治疗,如胸锁乳突肌部分切断等,痉挛性斜颈可以通过药物和物理治疗来缓解,一般需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小孩子有一侧脖子的肌肉痉挛僵硬,可能是婴儿有斜颈,主要有可能是属于在出生的过程中导致损伤引起,可通过按摩、调整婴儿睡姿、平时有意识锻炼来解决斜颈问题,若程度较为严重,则需要手术来解决。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有可能是先天斜颈,可能是在孩子出生的时候,颈部神经肌肉受损以后而导致的局部肌肉痉挛,是可以治疗的不但头颈歪斜,而且头也睡偏,面部开始出现相应畸形时,就应果断采取手术,即便还不足一岁,也应手术矫正。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