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0.69cm,房间隔缺损(2),中央部位0.33c...

匿名 28天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室间隔缺损0.69cm,房间隔缺损(2),中央部位0.33cm*o.64cm,肺动脉高压。婴儿经常挺胸使劲,使劲时脸色发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检查情况:2014年4月4日婴儿出生第8天超声检查,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所见;心脏位置及连接正常,双侧心房稍增大,左室内可见假腱索,左室壁收缩活动可。主动脉三叶瓣,无冠瓣略增大,活动可。肺动脉稍增宽,总干内径1.20cm,瓣膜开放活动可。房室瓣开放活动可。房间隔缺损(2),中央部位o.33cm*0.64c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0.69cm(膜周流入道+小梁),少量三尖瓣组织附着,左向右分流速1.8m/s.左位主动脉弓。
目前还没有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此病情的严重性,最佳治疗时间,是否一次性就能治愈?手术的话风险有多大?有没有什么后遗症。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崔占平 北京小汤山医院外科 三级
擅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 35968
问题分析:是心室间隔各部分发育不全或相互融合不良而引起的心室间血流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居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 建议
意见建议::缺损很小,无症状,房室无扩大,可长期观察。缺损小,分流量少,肺血多,房室有扩大者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室间隔缺损有以下常见部位。
按照缺损的位置,可以将室间隔缺损分成以膜周缺损的室间隔缺损,最为普遍,发生在室壁上;还有肌缺损,患者室缺处,膜完好,在心房的肌区有缺损;或是双动脉瓣下,主要发生在大血管出口处可能是中等或大于5mm的面积,左侧至右侧分流更多,容易有出现肺血管压力和充血性心衰。
患者平时应饮食营养要均衡,清淡饮食,多休息,不要劳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发生存在室间隔缺损,能长得不错的大有人在,但是有不少病人也长不了。
室间隔缺损从病理生理上讲,因为左心室压力比较高,而右心室压力相对偏低,所以,当存在室间隔缺损时,心脏会发生从左室向右室的血液分流一般要是到了十来岁才长出来,建议去医院手术修补。另外对于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来说,应该多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平常的生活作息要讲究规律,以免受凉,发生恶化,还需要适当的运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壁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室壁缺损是将两个心房的中间部位分开,也就是心房的一种缺陷。可以说是心里面有一个“洞”,还没有愈合。当室壁缺损较大时,心脏必须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使其输送到身体各处。一般情况下,室壁缺损是没有什么不适的。有的患者出现室性心肌缺陷,也会出现其他的心脏异常。患有室壁缺损,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间隔缺损通常是先天发育造成的。
在胎儿期发育不全可能会导致室间隔缺损,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到了20%。如果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并且对某些事间隔缺损不严重的病人,其预后也会更好,不会对生命和生活造成任何的影响,平时要多注意劳逸结合。此外,若母亲遭受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胎儿室间隔组成部分的发育不良或发育障碍,形成室间隔缺损。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间隔缺损是否能自行愈合,与儿童的年龄有一定关系。
3岁以前可自行愈合率高,十岁以前自行愈合率为0.8%,超过15岁时,自行愈合率非常低,可忽略不计。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修补手术,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需要终生随访,以判断其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对3岁前的文字,如室间隔缺损较小时,可观察室间隔缺损愈合情况的经常性复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胎儿室间隔缺损较轻,一般还能要,反之则不能要,具体分析如下:
若胎儿仅为室间隔缺损,则可在分娩后得到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约占全部先心病的50%,它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与其它异常同时发生。如果只是单纯的室间隔缺损,可以用心导管进行封堵、开胸手术来矫正,缺损的直径在5mm以下,也有20%-50%的几率会自动关闭。如果是比较复杂的畸形,可以用彩超来确诊,青紫型先心病中法洛四联症,通过手术效果治愈率也很高。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