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前两天检查出玫瑰痤疮(红斑期)用了复方多粘菌...

会员30956254 29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您好我前两天检查出玫瑰痤疮(红斑期)用了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过敏了脸上长了好多疙瘩红而且痒我是女性29岁前两天检查出玫瑰痤疮(红斑期)鼻子下边有点红血丝鼻头没事大夫给我开了瓶硫磺软膏当天回去用了没事第二天我又去的别的医院打算做激光去红血丝大夫说等炎症好了再做又给我开了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让白天用这个晚上用硫磺软膏中午就在鼻子周围和脸上有痘的地方抹上了晚上觉得鼻子下边烧的疼洗完脸用抹上了硫磺软膏早上起来就感觉脸上抹药的地方起了好多特别小的疙瘩鼻子下边还特干脱皮了去医院大夫说这两种药都停了又开的维生素E乳和维生素B6软膏开的7天的中药昨天晚上喝了一次中药也抹了这两种维生素今天白天疙瘩比以前大了也红了有的都出来白点了感觉比昨天还严重怎么办啊我的角质层特别薄脸上都有红血丝我是再坚持吃两天药看看吗我更怕对维生素E和B6也过敏脸不是太干的话就不敢用维生素E了现在脸一天比一天严重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最近几年都没有过敏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应该怎么办还继续服药抹药膏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健 副主任医师 威海市中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
问题分析:你好,从你提供的病史资料及就医过程来看,初步考虑玫瑰痤疮(酒渣鼻)你目前外用药引起刺激和面部皮肤过敏暂时停用外用药是对的。
意见建议:你好,建议停药。外用药、温清水洗脸、清淡饮食、防晒、中药内服调理治疗。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螨虫如有螨虫,加用甲硝唑片口服。
有用0
相关问答

玫瑰痤疮红斑多数需要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消失,还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诊断。
玫瑰痤疮需根据医生指导选择相关药物治疗,比如壬二酸、夫西地酸软膏等,还可配合口服药物治疗,比如异维a酸,会导致皮肤上出现红斑,可能在两个月左右消失,如果恢复比较缓慢,需要三个月左右。
玫瑰痤疮红斑还可以选择脉冲燃料激光,能够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可以修复皮肤,能够帮助改善玫瑰痤疮红斑。平常做好皮肤防晒护理,吃些绿色蔬菜和水果。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使用后,如果发生以下症状,可能属于副作用,建议患者及时就诊,遵医嘱进行用药治疗。
1.如果有皮疹;皮肤发炎、红肿、水泡或脱落;有喘气、咽喉紧张、呼吸或讲话的感觉;不正常的沙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部的肿大。
需注意的1,上述并不是全部副作用,如果出现其它不适反应,建议可以去医院诊治。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般来讲,如果患者在生活中误服误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误服误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用大量清水清洗用药部位,同时密切观察皮肤是否有灼烧感、红肿、瘙痒等情况,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停药,必要时咨询医生。
2、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采用洗胃来进行对症处理。另外要注意的是前往医院途中,多饮水,加速药品从尿液中排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般情况下,玫瑰痤疮可能会遗传,具体内容如下:
玫瑰痤疮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好发于脸中部,多见于面部和毛囊皮脂腺周围单位,可出现皮肤蔓延性潮红、红点、丘疹等症状。玫瑰痤疮的发病原因比较多,除了与基因相关外,还可能与长期熬夜、睡眠不足、食用辛辣的油炸食品等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建议患者身体不适即使前往医院治疗。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哺乳期得了玫瑰痤疮不要乱用药,应该先去皮肤科,诊断以后再治疗。饮食上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蔬菜、水果、多饮开水。坚持多做一些运动,加快血液循环,促使体内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玫瑰痤疮病程较为缓慢,临床上一般分为三期。
玫瑰痤疮早期常在鼻部、鼻周、颊部出现红斑,在情绪紧张、进食辛辣食物,或者温度变化之后,局部可能会出现阵发性的皮肤潮红。在改善诱因后,皮肤可以恢复正常。玫瑰痤疮中期,局部会出现持续的毛细血管扩张,在红斑的基础上,会出现丘疹、丘疱疹,或大小不等的红色结节。到了后期,由于慢性炎症以及长期充血,会导致局部的结缔组织增生,出现增生性结节,也叫鼻赘。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