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得了甲流,现在还有传染性吗?

会员2236445 30-40 已回复
周六早上起床就感觉全身酸痛,四肢无力头晕头痛,可谓是来势凶猛,前几天人很累,白带增多,而当天小腹部都有坠痛感,我隐约感觉得了甲流了,早上马上吃了莲花清瘟,下午好好睡了一觉,当天喝了很多开水,到了晚上才有时间测体温,结果是38度,莲花清瘟吃完了,又换了感冒疏风片,再加上消炎药,第二天就好多了,四肢不痛了,烧也没了,只是下腹部还是有点坠痛感,第三天晚上就停药了,我觉的已经好了。请问医生,是甲流这么简单就能治愈吗?现在第三天了已经好了,如果是甲流还有传染行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姚新太 山东冠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直肠炎
已帮助用户: 31147
您好;不排除是甲流,建议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制定治疗方案,注意休息,多饮水,如果是甲流会传染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甲流的症状表现为极速发热,数小时内达38℃以上,可呈稽留热、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可伴有畏寒或寒战,有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或腹泻,肌肉痛或疲倦、球结膜充血等,发热一般持续2-3天。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甲流的传染性很强,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飞沫传播;日常生活中甲流还可能通过接触患者的体液、被感染的物品等方式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
甲流患者应及时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帮助自己尽早康复,避免传播给更多人群。如临床常用的连花清瘟胶囊,研究证实连花清瘟组可显著缩短甲流患者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流感症状持续时间。CCTV新闻联播曾对该研究进行专题报道“中药抗甲型H1N1流感取得重大突破”。
当然,预防甲流的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所以建议大家每年提前接种甲流疫苗来降低个人的感染风险。在甲流流行期间,还应该戴好口罩,多洗手,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感染。

原庆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肿瘤性疾病、肺部影像学诊断

咳嗽是甲流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所致。感染甲流后,呼吸道在免疫系统作用下产生的炎症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消退,因此患者咳嗽的症状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建议患者使用一些止咳化痰类的中成药,如连花清咳片进行治疗。
连花清咳片能够阻断气道炎症,保护气道黏膜,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作用特点,一般服用当天咳嗽咳痰明显缓解,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加快甲流病情恢复。并且该药是纯中药制剂,无依赖性,安全性较高。
除了遵医嘱用药,患者患病期间还要注意充分休息,多饮水,食用易于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同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王增智副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部阴影、慢性气道疾病以及肺血管疾病等常见病的诊治;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抢救;熟练掌握支气管镜、右心导管以及内科胸腔镜等技术。

咳嗽是甲流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所致。感染甲流后,呼吸道在免疫系统作用下产生的炎症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消退,因此患者咳嗽的症状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建议患者使用一些止咳化痰类的中成药,如连花清咳片进行治疗。
连花清咳片能够阻断气道炎症,保护气道黏膜,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作用特点,一般服用当天咳嗽咳痰明显缓解,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加快甲流病情恢复。并且该药是纯中药制剂,无依赖性,安全性较高。
除了遵医嘱用药,患者患病期间还要注意充分休息,多饮水,食用易于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同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王新霞副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哮喘、肺栓塞、睡眠呼吸暂停、肺癌、重症肺炎、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常感染甲流以后会出现的症状有。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幼儿还会出现呕吐、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甲流属于传染病,有一定的传染性,一旦宝宝确诊为甲流,首先要将其与他人隔离,给予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严谨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果合并有发热,及时应用药物退热;如果出现高热不退,或咳嗽,需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外肺炎。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