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吃什么药

会员91223931 0 已回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朱翠华 主治医师 莱芜市中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湿疹、腹泻、消化不良、新生儿...
已帮助用户: 4
小剂量多巴制剂对本病有戏剧性治疗效果。约半数患者服药当天即见效,起效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因此,一旦怀疑此病,立即给药,作为诊断性治疗。
  国外推荐剂量为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巴)0.125~0.25g/d,分2~3次服用。国内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巴)用量一般为62.5~187.5mg/d。有报道持续用药15年,未出现任何副作用(Harwood,1994),但若停药,症状即重新出现
有用0
相关问答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可能会头晕。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失调的病人,通常会有肌强直、动作迟缓、姿态、步态不正常,美多芭等药物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很好。如果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或是长期存在肌张力升高,则会出现头晕等情况。一般来说,多巴反应性的障碍,都是在青春期开始出现的,还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会出现头晕、头胀等症状。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会遗传,因为它和基因突变有关,患者通常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往往发病年龄较小,会有肌张力增高,姿势步态异常,运动迟缓合并肢体异常。通过小剂量美多芭治疗,症状会完全改善,停用美多芭后肌张力障碍症状再现,要首先进行维持美多芭治疗,若有一些并发症,如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还要进行并发症预防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无法彻底治好。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可出现肢体肌张力异常、行动迟缓、步态不稳等症状,一般白天症状较轻微,夜间较重。临床上一般使用小剂量的左旋多巴或多巴丝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患者需长期服药,一旦停药,症状可再次出现,目前无法彻底治好。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对多巴胺有很强的反应,如果服用少量的多巴丝肼片等药物,可以使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多巴反应性疾病通常与遗传有关,病人也有遗传上的缺陷。通常是在很小的年纪,或在十几岁的时候开始,病人会表现为四肢的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升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呈阳性,有的病人甚至会伴有肢体的活动不灵活,动作的缓慢,动作的异常,也有的病人会伴有震颤。这种情况下可以遵医嘱口服多巴丝肼片等药物。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多巴反应肌张力障碍通常不是帕金森病。
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成人起病与帕金森相似,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意向性震颤,而帕金森属于静止性震颤。部分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并无特征性的昼夜变化,即早晨刚起床时肌张力不全较轻,随后逐渐加重,到黄昏时最明显,白天休息后稍有改善,但活动或运动后会加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肌力紊乱的病人会不会翻转取决于病人的身体状况。
如果病人有两个四肢的运动功能异常,肌肉张力升高,影响到了大脑皮层神经,那么病人就有很大的几率会导致完全的麻痹,甚至连翻身都做不到。不过,如果患者的肌肉功能不是特别的明显,病人的肌肉功能正常,可以翻转,也有部分病人仅仅是面部肌肉的紧张,比如说嘴角的抽筋,或者是面部肌肉的痉挛。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