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教授多系统萎缩可以治愈吗

会员2213022 51-65 已回复
我母亲今年53岁,头晕身体震颤,从发病到现在不到4个月,现在已经生活不能自理,还伴有眼花的症状,做过很多检查也没有什么病变,当地医院诊断为多系统萎缩,我在网上看到咱们医院在治疗疑难杂症方很有疗效,请问李教授我母亲的病有好的治疗方法吗?期盼您的回复。谢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谢胜利 医师 北京永寿中医医院内科 其他
擅长:治疗脑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疾病...
已帮助用户: 15934
此病从发病症状分析属神经元变性疾病,发病的早期以损伤脊髓侧角的植物神经为主,其临床症状在发病早期出现肢体无力麻木逐着病情的发展进一步发性肌肉萎缩,由于病情得不正确的医治病情发展较快导致脊髓前角的运动受累并发不完全性截瘫、二便***机体的大部分肌肉发生萎缩。病发中后期并发喉咽神经麻舌肌及哙咽肌瘫痪呼吸时出现鸣叫声响。治疗建议: 1、因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导致免疫机能低下,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 2、营养神经,扩张微循环使受损残余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病情继续发展。 3"神经再生丹"兴奋神经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经细胞代偿损伤坏死的神经细胞以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传导冲动恢复肢体功能。祝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不能治好,多系统萎缩是临床上不能治愈的疾病,但通过营养神经或服用抗衰老药物,适当锻炼和合理护理,可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多系统萎缩C型即小脑型,其发展速度相比会较慢,但目前大约5-10年就需要卧床,患者多因卧床后导致的褥疮、骨质疏松、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早期识别多系统萎缩的症状并不是很显著,但会出现轻微的神经系统改变、记忆力、失眠、血压不稳定等症状。
这种病没有特效药,如果病人有血压变化,比如卧姿、坐姿、直立等,或者有认识上的盲区,那么一定要去医院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查,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不能确定,就需要仔细的检查,收集相关的数据,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做出早期的判断。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多系统萎缩不会引起打嗝。多系统萎缩是一组多个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不适感强烈,生活较为痛苦。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排便障碍、胸闷、心慌、便秘、肢体出汗异常等多种症状,引起较强的不适感。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多系统萎缩后期不会痛苦,多系统萎缩的患者,多数预后不良。从首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进展到合并运动障碍,即出现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性运动障碍的平均时间为两年。从发病到需要协助行走、轮椅、卧床不起和死亡的平均间隔时间,各自为三年、五年、八年和九年。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多系统萎缩晚期症状即小脑症状,锥体外系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其中89%出现帕金森综合征,78%出现自主神经功能衰竭,50%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组合为帕金森综合征并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并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此外,相当部分可有锥体束征,脑干损害(眼外肌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一般情况下,多系统萎缩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药物疗法:患有多系统萎缩,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胺、西地那菲、奥昔布宁、米拉贝隆等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患有多系统萎缩,患者可以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改善。
3.物理治疗:患有多系统萎缩,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弹力袜及腹部带,以降低下肢的血块,提高回注率,减轻体位低血压,从而改善病情。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