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干吃啥中成药

会员1699894 51-65 已回复
舌尖红口干.20多年的失眠贫血及白细胞低3000左右.现在血色素正常.有胃炎史个人估计与吃补铁药有关.全身乏力.结节性甲状腺肿大.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瘦弱.怕冷.吃饭可以不挑食不偏食.因病不吃辛辣刺激.现在若能改变口舌干津液少的症状就好.另外还有手足指甲有几个发黑.有的左右一半黑.望您多费心.研究最佳治疗方法.多谢!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许广超 医师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两性健康
已帮助用户: 103114
常见的原因有:
  口腔疾患:有上下牙对合不好、鼻中隔偏歪、下鼻甲肥大、鼻息肉的人,经常张口呼吸,口腔内气体呼进呼出,带走较多水分,致使口干。
  慢性肺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肺功能一般较差,机体缺氧严重,因而常张嘴代偿性呼吸,一旦肺功能有所改善,口干症状便可缓解。
 维生素B2缺乏: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也会引起口干,同时还会有口角溃疡、咽干、舌体溃疡等症状
有用0
赵萍 医师 内科
擅长: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79563
问题分析:您好,甲状腺结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在中年女性中多见。甲状腺结节分良性及恶性两大类,良性结节占绝大多数,恶性结节不足1%。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也很高。
意见建议:建议您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针对治疗,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病人口舌干裂应诊,可去口腔颌面外科,可去口腔科,亦可去内分泌代谢科,口舌干燥可因病人患干燥综合征等病故。因此,口腔内部会变得更干,并可能黏膜组织较干。在进行检查之后发现口干症的原因就是患者患有了糖尿病。病人在吃干饭的时候,硬食物很难咽下,要多喝水,才能把干硬东西咽下去。另外在饮食当中还容易出现口内堆积食物或者是吃得太多等情况,这些因素会影响进食,从而使得口干舌燥。
当然,假如病人患有糖尿病,还会发生口舌干燥,这类病人应进行血糖处理,于是就去内分泌代谢科咨询。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口舌干燥是可能是干燥症导致的。
干燥症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等。口干舌燥属于口腔粘膜科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病,由于病因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中医的物理治疗可以通过内外兼治,使脾重明显增加,免疫力增强,使五脏六腑功能发挥平衡。干燥综合征要选择专业的治疗方法。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晚上经常舌干口燥主要是干燥综合症造成的。
口干舌燥是口腔粘膜科的一种表现,干燥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而口腔干燥综合症则是因为唾液腺被侵引起的。建议舌干口燥可以通过中医的物理疗法来进行治疗,对于干燥综合征要选择专业的治疗方式,不要盲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内外兼治,可明显增加脾脏重量,增强免疫力,促进五脏功能的均衡发挥。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口干舌燥常见的疾患可能是消渴病,也有可能是甲亢,还有可能是糖尿病,这两种病会出现多尿的情况,那么这样就会造成人的身体内水液的不足,而体现在舌头上就干了,嘴里面没有唾液了,就会感觉口干。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一般情况下,肝血不足,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八珍颗粒、人参归脾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八珍颗粒:八珍颗粒主要由白芍、白术、川芎、当归、党参、茯苓、甘草、熟地黄等多种药材制作而成,如果肝血不足,患者可以吃八珍颗粒,能够起到补气益血的作用。
2.人参归脾丸:参归脾丸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木香、炙甘草等多种药材制作而成,如果肝血不足,患者可以吃人参归脾丸,能够起到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等作用。

王东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4
擅长:肝癌,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癌,黄疸,腹腔肿瘤

一般来说,心悸失眠主要是因为气血不足导致的睡眠障碍。在治疗方面,可以吃一些补气养血、安神定志的中成药,具体药物有归脾丸、天王补心丸、八珍颗粒、养心安神片、安神补脑液等。,一方面可以调理气血,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睡眠。
患者还应加强日常生活的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避免紧张、兴奋等不良因素,可缓解心悸失眠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