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7岁半,现在白天有时尿裤,晚上第一次小便神志不清,迷迷糊...

会员30245 50 已回复
女儿7岁半,现在白天有时尿裤,晚上第一次小便神志不清,迷迷糊糊,第二次小便就能自己解决,请问大夫,该患者怎样治疗呢?请帮助。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晓荣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男性病、普外科各种疾病
晚上定时要叫醒她,
有用0
天意 医师 健康门诊内科 个人诊所
擅长:综合
属于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常见病症。中西医病名相同,俗称”尿床“。
本病治宜清热利湿,健脾益肾。
1、穴位贴药疗法
选穴:关元、水道穴
处方:车前子、青木香各20克,五味子、延胡各12克,桑螵蛸10克,桂枝6克。
用法:药研细末或煎后取浓汁,加葱或姜汁调成糊状,贴敷穴位,纱布包扎,日换1次
疗效:贴药3-5次既可痊愈。
2、敷脐疗法
处方:生姜30克,补骨脂12克,炮附子6克。
用法:姜捣烂,药研细,调成膏状,填入脐中,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
疗效:敷药1次,有效率达92%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便白色是尿路感染或乳糜尿的可能,可以及时到正规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在专科指导下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6岁的孩子对排尿就有自控能力了,如果孩子出现尿裤子,多是平时贪玩,忽略排尿意识,一旦尿感强烈,往往忍不住就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平时应该注意多培养孩子小便要脱裤子的意识,慢慢会有所缓解。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脑梗病人小便尿裤子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改善,具体内容如下:
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会随着大脑的各个部分的积累而呈现出来,一旦损伤到了大脑侧的中心小叶,就会造成二次排尿。二便失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调节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等,局部用针灸来减轻二便的情况,避免其它的并发症。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建议多加引导孩子自行排便,或者让孩子排便时喊身边的大人老师等。近期孩子体育活动是否多,是否劳累,有无腹泻症状。这孩子很小,但最近总是大小便失禁,睡觉时尿床。这主要是由于孩子年纪小,大脑中枢和精神调节功能不成熟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慢慢消失。去医院检查真不容易。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通常来说,头迷迷糊糊脑袋不清醒原因如下:
出现头迷迷糊糊脑袋不清醒的情况,第一,例如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部缺氧。第二,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容易出现神经过于紧张,神经衰弱,可以口服谷维素。
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饮食以清淡为主,有利于身体健康。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白天小便增加可能跟心理作用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导致的。长期有心理暗示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可能会导致小便频繁,但本身没有什么疾病,适当的补充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炎症性的疾病,会使得尿路充血,刺激尿道和膀胱出现频繁解小便的现象。可以上医院做小便常规检查。

李明副主任医师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