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朝文
医师
广宗县妇幼保健医院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皮肤科
已帮助用户: 165823
指导意见:建议您可以采用中医疗法,外敷骨炎膏,内服中成药,在加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疼痛,防止畸形.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夏大中
主任医师
湖北大中骨病医院中医科
擅长:专治骨病风湿病及疑难顽证
已帮助用户: 645
考虑:类风湿.可以保守治疗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为主,能引起肢体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不但侵犯关节和腱鞘滑膜,也常常累及其他器官,本病早期疼痛剧烈,祖国医学将其归入“痛痹”,范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与生俱在的疾病,其特点是:病情复杂病程长,好发部位为对称性手足小关节,继而全身大小关节相继病变,女性多见。其症状:早期有疲惫无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手足麻木,继而关节疼痛,发僵,局部体温升高,肌萎缩,倦有不规则发热,体重下降,最后关节活动受限,或发生半脱位畸形或强直,早期有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中期关节面边缘侵蚀,化验检查:病变活动期血沉高,贫血,白细胞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等,但总的说来采用综合疗法能达到减轻症状,保留关节功能.合理的生活方式这三个实际的目的.建议您可以采用中医疗法,外敷骨炎膏,内服中成药,在加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疼痛,防止畸形.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目前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趋于一致,主要分为以下六型:
1.风寒湿型 关节肿痛,游走不定或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热则减,关节屈伸不利或局部发凉,四肢关节深重,局部肌肤麻木不仁,全身畏寒怕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紧或沉缓。
2.风湿热型 起病较急,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局部灼热发红,手不可近,活动受限,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喜冷恶热,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舌苔白干或黄糙,脉滑数或濡数。
3.气血两虚 关节疼痛,肿胀变形,行握俱艰,面色眺白,心悸乏力,身疲困倦。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弦紧。
4.脾肾阳虚 关节忡痛,长期反复难愈,病变骨节僵硬,活动受限,屈伸不利,疼痛悠悠,同时见面色淡白,肌肉瘦削,神倦乏力,纳食减少,畏寒,腰腿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频。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弱。
5.肝肾阴虚 关节疼痛难愈或拘挛不利,局部常有轻度灼热红肿,疼痛多以夜间为明显,同时伴有形体羸瘦,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6.痰瘀交阻 痹证历时较长,关节强直,关节周围呈黯黑,疼痛剧烈,筋健僵硬,肌肉萎缩,或见关节畸型,或出现皮下结节,全身情况较差。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来濡涩。
【分型治疗】
(1)风寒湿型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处方:麻黄6克,细辛3克,桂枝10克,独活10克,桑枝15克,威灵仙15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
加减:关节剧痛加炙川乌、杭白芍;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加秦艽、海风藤;关节麻木漫肿加薏苡仁、苍术。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主共治疗160例,有效率为91.4%~93.0%之间。
常用成方:乌头汤、麻辛附子汤、蠲痹汤。
(2)风湿热型
治法:清热祛风,除湿通络。
处方:防己15克,知母15克,生地30克,玄参20克,独活9克,桑枝15克,桂枝6克,忍冬藤30克,秦艽1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
加减:热盛加石膏、生地;血沉增快可酌加土茯苓、黄柏、龙胆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加减共治疗169例,有效率为90.9%~96.6%。
常用成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白虎加桂枝汤、防己黄芪汤等。
(3)气血两虚 .
治法:益气补血,散寒除湿通络。
处方:人参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鸡血藤20克,熟地15克,羌、独活各15克,桂枝9克。
加减:心悸乏力加炙远志、龙眼肉;关节疼痛甚加制乳香、没药;面色眺白、少气无力加全当归,并加重黄芪用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加减共治疗117例,总有效率为94%左右。.
常用成方: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归脾汤等。
(4)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益气,疏经通络。
处方:生黄芪2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当归、白芍各12克,炙甘草10克。
加减:大便溏薄加扁豆;夜尿频数加补骨脂、吴茱萸。.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73例,有效率为93.3%~96.8%。
常用成方:真武汤、人参健脾丸、独活寄生汤等。
(5)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和血通络。
处方:生地30克,玄参20克,防己15克,石斛15克,鸡血藤、15克,当归15克,川牛膝15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知母9克,黄柏9克。
加减:头昏眼花加枸杞子、杭菊花;午后烦热可酌加女贞子、旱莲草;骨蒸劳热加地骨皮、杭白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经治56例,有效率在85.7%左右。
常用成方:六味地黄丸、青娥丸、五虎蠲痹散加减。
(6)痰瘀交阻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处方:桃仁12克,红花6克,川芎9克,地龙10克,半夏12克,白芥子12克,制乳没各6克,当归12克,乌梢蛇12克,蜈蚣粉0.6克(吞)。
加减:头昏、面色晦暗酌加炙黄芪、赤芍;肌肉萎缩加党参、白术;关节疼痛甚加虎杖、鹿衔草;皮下有结节可酌加王不留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经治疗150例,有效率为91.6%~94.3%。
常用成方:身痛还瘀汤、补阳逐五汤、桃红四物汤等。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