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

会员21086721 15 已回复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为什么我咋天发烧,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我打了退烧针,又吊了消炎的点滴,为什么今天我体温一下高一下低?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杨怀云 医师 柏乡县固城店中心卫生院儿科 一级甲等
擅长:小儿支气管炎,腹泻,上感
已帮助用户: 3404
问题分析: 发热只是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药物往往不能一下只就控制住的,所以出现体温波动是很正常的。
意见建议:只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对症连续用几天药物就会没事的。一般体温不超过38.5度是可以不用退热药物的。
有用0
关注
张树遵 唐山滦南柏各庄医院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手足癣,传染性软疣,白驳风
已帮助用户: 443160
指导意见:你好. 这个继续抗炎治疗就可以的,应该减少刺激性食物,忌油腻,忌饮酒,忌海鲜,忌腥荤及发物,多食水果蔬菜,祝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由于免疫力低下,或是有一些慢性的基础疾病,导致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被病菌入侵,引起细菌感染,引起反复发热。
2、慢性基础疾病:长期服用药物来抑制机体的抵抗力,因此,人体的抵抗力会比普通人更高,因为细菌入侵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产生代谢产物,从而引起身体的温度上升。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一般情况下,病菌导致的发热不会传播,而是由病菌自身造成的,通常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播。38.5摄氏度以下可以选择用热水擦拭等物理降温措施,如果体温高于38.5摄氏度,可以口服一些退烧的药,如布洛芬等,不过一上来就不要乱吃,否则会造成延误。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测,明确感染源,根据药敏情况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果出现发烧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一般情况下,宝宝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如果孩子发热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要及时应用抗生素,比较轻微的可以服用青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还要注意发烧的症状。如果身体温度在38.5℃以下,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措施。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烧。此外,儿童要多饮水和维他命。同时还可以口服板蓝根、荆防颗粒等进行抗菌药物。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宝宝发烧细菌感染是身体抵抗力低下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因为人体中到处都是病菌,如果孩子感冒了,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被病菌侵入体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儿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颗粒等。38.5℃以内的情况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来进行退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给患儿早上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脚,长期坚持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婴儿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抗生素种类的选择一般还需要根据婴儿感染细菌的类型进行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一般的细菌感染,可以选择阿莫西林或者头孢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婴儿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烧,也可以选择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婴儿轻度发热,对症选择口服上述药物即可。并且如果婴儿体温不超过38.5度,还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如果服药3天症状没有改善,建议家长带婴儿去医院就诊。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一起开心,小儿细菌感染、发烧引起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小儿身体受凉,使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肺炎,从而容易导致发烧。
2.肠道感染:如果小儿诱发肠道感染,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3.泌尿道感染:如果小儿诱泌尿道感染,发可能会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如果未及时治疗,就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