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自然出血症

会员1191878 4,5天 已回复
请问一下,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有什么后遗症吗?痊愈后,还需要什么要注意的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业生 医师 铁力市桃山镇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胃炎
已帮助用户: 304151
新生儿出血症又名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所致。因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胎儿所摄取的维生素K很少,因此婴儿出生时血中维生素K水平普遍较低。维生素K缺乏,致使体内凝血因子(II、VII、 IX 、X)的生物活性不能被启动,无法参与凝血过程,因而很容易自发出血或外伤后出血不止。所以新生儿在出生后都有发生出血的倾向。另外,孕母存在肝胆疾病;或服用维生素K抑制药物(如抗惊厥药、抗凝药、异烟肼等),则胎儿体内维生素K储存更少,出生后发生出血的可能性更大。应指出的是纯母乳喂养儿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牛奶喂养儿的15-20倍,原因是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比牛奶中少得多,这与母乳喂养儿肠道菌丛产生维生素K较少有关系。

该病多发生在新生儿早期,常见于生后2-4天,个别小儿可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患儿出血部位不一,可为单一部位,也可为多处出血,以胃肠道出血最多见,表现为吐鲜血或排黑便。还可表现为其它出血形式,如脐带残端渗血、皮肤出血、颅内出血等。有轻微出血时,患儿一般情况尚好,往往未能引起注意,因此有时容易贻误病情。若出血量多,患儿可出现贫血;如有颅内出血,则危及患儿生命,死亡率很高。

新生儿出血症根据发病时间的早晚分为两种类型。有的小儿生后24小时内就发病,这与其母孕期患有肝胆疾病,或产前用药,导致胎儿体内维生素K贮存进一步减少有关,称为早发性新生儿出血症;也有部分小儿在新生儿晚期(即大于14天)方才发生出血,这多因患儿系纯母乳喂养,维生素K摄入不足所致,故又叫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出血症。这种类型的出血,常见发生于颅内,如出血量多,部位广泛则预后极差。因此,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小儿,不明原因出现烦躁、哭闹、易激惹、面色苍白等表现,要及时就医,诊治越早,预后越好。从这一点上看,纯母乳喂养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应提醒孕期的妇女注意此病的预防。

新生儿出血症重在预防,在强调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同时,要提醒有发生新生儿出血症的可能性。目前,医院和保健部门都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但我们千万不可忽略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即纯母乳喂养的小儿维生素K缺乏明显。一位母亲辛辛苦苦经过十月怀胎终于顺利地生下了她的小宝宝,遵照医生的指导,只给孩子吃母乳,她的乳汁分泌很足,孩子一天天长大了,白白胖胖的,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哭闹不止,面色苍白,年轻的母亲不知所措,赶紧到医院求治。结果孩子是颅内出血原因是维生素K缺乏。幸好处理及时,颅内出血量尚少,孩子得到及时救治。由此我们再次提醒家长:新生儿出血症只要及早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是给怀孕晚期的妇女服用维生素K。目前有人主张孕母37周后开始每天一次口服维生素K10毫克;生产后改为每周一次,剂量仍为10毫克,直到第12周。此外新生儿生后肌注10毫克即可起到预防作用。如果小儿已经有出血表现,必须马上带患儿及时就医。如果出血量较多,病情严重者,医生会考虑输血治疗,而且尽可能输新鲜血,这样可更有利地补充凝血因子,同时又能纠正贫血。
有用0
关注
王海龙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
擅长:内科常见病 多发病 如支气管炎 高血压 心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45056
指导意见:这个病在新生儿期很常见的 与缺乏维生素K 有关系的,建议你积极治疗,密切观察看看,避免受风寒着凉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出血症的患者大多都有良好的预后,不会留下任何的后遗症,通常十多日内就会停止流血,不会再出现。
出血的部位、程度以及治疗的时间长短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如果出血量过大,耽误了治疗时间,很有可能会造成病人的生命危险。颅内出血的预后要好很多,少量的血液可以自行消化,但是出血的数量多,对人体的伤害也会很大,有很大的几率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脑部出血可能会留下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等问题。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出血症根据发病时间分为3个类型:
第一,早发型,出生后24小时内发病,跟产前女性服用了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有关,也有的病因不明,轻重程度不同,轻的皮肤少量出血或脐带残端渗血,严重的皮肤、消化道、脑等多器官出血,颅内出血可能会致命。
第二,经典型,在生后第2-5天,早产儿可能延迟至2周发病,有皮肤瘀斑、胃肠道出血、脐带残端渗血等症状,婴儿情况好,自限性出血。
第三,晚发型,出生后1-3个月发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多见,有慢性腹泻、营养不良,除其他出血部位外,几乎都有颅内出血的情况,死亡率很高,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血应按病因进行处理,途径如下:
1、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由宫内感染、缺氧、窒息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对症处理,同时还需要做血常规来判断血小板低。
2、维生素K不足:主要是因为孕妇不能食用蔬菜,或者是产后妈妈月子期间出现偏食,在新生儿期或者产后1-3个月内出现维生素K不足。
3、凝血功能紊乱:包括感染、血友病等先天性原因。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身体上有瘀斑或瘀斑,并且持续长大,需要及时就医。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出血症,俗称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维生素不足,导致身体的凝血因子活性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出血症状。一般在出生2~3天后,由于维生素K和凝血因子降低,就会出现呕血、皮肤出血、便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出血,患者应该尽早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忌烟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出血症主要是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维生素K不直接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合成,其本质是作为维生素K依赖羧化酶的辅酶,催化凝血因子前体蛋白转变为凝血因子。新生儿体内取法维生素K的时候凝血因子不能羧化,从而不能生成具有凝血活性的凝血因子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故易发生出血。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治疗,以免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出血症患儿的治疗周期一般在24小时以内,新生儿出血症可以通过使用药物、一般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出现新生儿出血症,可以使用维生素K1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做止血治疗。同时母亲可以多食用维生素K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然后通过乳汁补充新生儿体内的血液。但是不能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导致病情加重。此外还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