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门闭合症

会员1428790 已回复
脑门闭合症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
脑门闭合症,也称为闭合性脑室扩大症或颅内压增高,是一种脑部疾病,其特征是脑室内的脑脊液积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这可能是由于脑脊液的产生、循环或吸收障碍引起的。
脑门闭合症的症状可能因个体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1.头痛:持续性、晨起加重或与体位改变有关的头痛。
2.恶心和呕吐:尤其是早晨。
3.视力问题:包括模糊、双视或视力减退。
4.眼球突出:眼球向前突出,可能伴有视力问题。
5.婴儿:头围快速增大、颅骨骨缝分离、凹陷的眶上缘、高声音哭泣等。
脑门闭合症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
1.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或其他药物以减少脑脊液的产生或增加其吸收,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2.手术治疗:如脑室分流术,通过植入导管来引导脑脊液流向其他部位,以减轻颅内压力。
3.其他治疗:如针灸、物理疗法等辅助治疗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有脑门闭合症的症状,建议尽快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确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婴儿的前囟门通常在出生后十二到十八个月闭合,后囟门出生以后二到三个月内闭合。
前囟门是由额骨和顶骨构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的斜径为1.5~2cm,出生后几个月内随着头围的增加而增大,6个月后会逐渐缩小,正常情况下,出生后12-18个月就会关闭,有些孩子可能会延迟到2岁。后囟门由顶骨和枕骨的骨缝组成,呈三角形,在出生的时候或者,出生以后二到三个月内闭合。如果出现闭合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的脑门心大概是在1岁~1岁半的时候闭合。
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脑门心一般是没有闭合的,大约有1~2cm,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的颅骨也会随之生长,从而增大,在宝宝出生6个月左右逐渐骨化,然后开始逐渐变小,一般再宝宝1岁~1岁半的时候可能会闭合。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戴好帽子,尽量不要让宝宝的脑门心受凉;还应该注意不要击打宝宝的脑门心,以免导致脑部受伤。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宝宝脑门通常来讲就是囟门,是由于宝宝骨骼没有发育成熟从而出现的间隙。通常来讲,宝宝脑门闭合在一到两岁,有的宝宝会出生三个月以后就闭合,有的宝宝会出现12个月到18个月才会闭合。在宝宝脑门闭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宝宝多补充一些钙元素,但是不能刻意去补充钙元素,否则会影响宝宝脑部的发育。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孩子的囟门,监测多半是指前囟门,常规在一岁至一岁半左右闭合,会有少部分孩子到2岁左右闭合。如果没有其他特殊不适,属于正常范围。有部分孩子在囟门监测过程当中,会大于或者小于同龄孩子。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闭合,囟门闭合的早晚,跟儿童的发育、营养有密切的关系,像有些疾病,比如佝偻病,比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些疾病可以导致骨骼生长发育的延迟,可以导致闭合的延迟,囟门的闭合太早,对小孩也不利,囟门闭合早,就是说明头颅,往外扩展的范围比较小,容易导致大脑的生长发育受限。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大多数的宝宝且囟门应于出生后18-24个月闭合,有个别宝宝闭合会稍晚一点,但只要体重、身长、头围和神经系统发育正常,就不需要担心。家长不要过于关注囟门的大小,而是应该持续的监测孩子头围的增长,如果头围的增长正常,其实孩子囟门早闭合、晚闭合都是没问题。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