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72小时抢救措施

会员570722 已回复
脑梗72小时抢救措施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对于脑梗死的72小时之内的抢救措施,要从最早做起,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六小时之内,可以考虑溶栓治疗。目前溶栓的药物有尿激酶和阿替普酶,然后如果患者错过了溶栓的时间窗,可以考虑降纤治疗。对于合并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可以考虑抗凝治疗,其他的就要根据患者的综合状态是否存在脑水肿,如果是存在脑水肿的可以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或者是白蛋白进行脱水控制脑水肿治疗,其他的就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大面积的梗死,危及生命的患者可考虑外科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脑梗塞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抢救时机是发病3个小时之内进行静脉溶栓,不超过4.5小时,可显著减少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如果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可在六小时之内进行动脉介入溶栓,不超过12小时。如果怀疑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应第一时间就医,以争取黄金时间静脉溶栓或动脉介入取栓。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梗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超早期(1~6小时):线粒体肿胀、星形细胞足突水肿。急性期(6~24小时):细胞结构的破坏。坏死期(24~48小时):局部水肿。软化期(3天~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恢复期(3~4周):胶质瘢痕形成(小病灶)、中风囊形成(大病灶)。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30多岁发生脑梗死临床上不多见,具体分析如下: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一般多见于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数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年轻人如果发生脑梗,大多数考虑是血管畸形引起。
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注意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忌辛辣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病人应该去掉枕头或者是采取低枕平卧,将头部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果患者发病的时候摔到在地,需要立即将其采取平卧位抬到安全的地方,可以将其移至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地方进行急救。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梗死严格来说不影响患者的最终寿命,影响患者寿命的是各种脑梗死以后发生的并发症。如脑梗死程度较轻,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则对寿命没有影响。如脑梗死程度较重,引起患者肢体活动障碍。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急性脑梗应该注意血压的变化和血管弹性的一些变化症状,后期也需要康复评定来帮助维持改善疾病的,应该及时的治疗调理改善,主要是以通血管治疗为主,然后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治疗的方式来帮助恢复。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