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涩,口腔溃疡,嘴唇干裂

会员14683478 24 已回复
口涩,口腔溃疡,嘴唇干裂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永 河间市中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手足口
已帮助用户: 53167
问题分析: 您好,口腔溃疡一般和上火缺乏维生素或者免疫力低下有关系,平时多食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尤其是辣椒烟酒一类的,经常饮用菊花茶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意见建议:建议您补充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和硫酸锌片,另外云南白药敷于溃疡处,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或者维生素C片研碎撒于溃疡处或直接将整片放于患处,每天2次,效果也是很好的
有用0
关注
刘文环 威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消化内科、肾内科
已帮助用户: 36409
问题分析: 口腔溃疡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意见建议: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另外用云南白药也是可以的。
有用0
关注
柴俊平 医师 沧州二院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92841
问题分析: 嘴唇干裂或发炎时,不要用舌头舔嘴唇,因为唾液中的酵素会吸收嘴唇的湿度,让嘴唇更加干燥.少吃刺激性和酸性的食物,如麻辣的菜肴,泡菜等,因为这类食物会让嘴唇更刺痛.最好多摄取含有维生素A,C,E的食物,改善嘴唇干裂的情形.
意见建议:要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应注意排便通畅、睡眠充足,尤其是大便通畅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法。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清理肠胃,同时由于口腔溃疡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多吃蔬菜和小麦胚芽,并补充维生素C和锌。
有用0
相关问答

考虑是体内缺乏维生素引起的口腔溃疡,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维生素,当人体内缺少维生素的时候,身上就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表现,而口腔溃疡就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维生素引起的,缺少维生素C,维生素b2都会引起口腔溃疡。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及缺损修复重建工作,颌面部整形外科,种植外科及各类齿槽外科手术

一般情况下,儿童嘴唇干裂的原因如下:
唇炎主要是指慢性唇炎,一般都是由过敏性引起的。长期使用过敏性食物会引起唇部长期的炎症,重复使用会引起局部的皮肤组织和粘膜组织的增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涂抹一些橄榄油或者是一些香料,以维持唇部的水分,避免使用润唇膏和口红等,另外,还应纠正不良习惯,如不舔嘴唇、避免果汁或汤汁对嘴唇的直接刺激。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怀孕嘴唇干裂多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的。
孕妇在确诊怀孕之后,体内的激素的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并且身体抵抗力会出现一定的下降,所以就容易出现嘴唇干裂的情况。另外,嘴唇干裂还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或者缺水所导致的。孕妇应该在平时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多喝水,饮食上也要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怀孕后嘴唇干裂有以下几种因素。
其实在怀孕后出现嘴唇干裂,和孕妈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一般是由于在寒冷或者干燥的季节中,嘴唇容易干裂,以及和个人的体质有关,只要孕妈平时多喝水,服用维生素B以及金施尔康,可以有效的缓解嘴唇干裂这一情况。建议孕妈平时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规律作息。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一般情况下,小朋友嘴唇干裂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日常护理等发生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使用药物:上火、锌缺乏症等因素可能导致小朋友嘴唇干裂。小朋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日常护理:如果小朋友嘴唇干裂,可以通过日常护理来改善不适症状。小朋友应注意规律作息、清淡饮食,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要避免熬夜。此外,小朋友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也可以适量地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如果女性怀孕之后嘴唇出现干裂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上火或缺水所导致的一种表现。
因此这个时候建议饮食要清淡一些,同时还需要食用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体内维生素等微量元素。还要大量喝水以缓解嘴唇干裂等症状。如冬季唇部干裂时,也可考虑局部涂上专用润唇膏保湿。若上火的症状特别重,也可考虑金银花和菊花泡水喝,清心去火,去除嘴唇干裂的情况。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