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患中耳炎可能是由于早晚温差大,导致感冒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中耳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幼儿的咽鼓管比较短,管腔也比较宽,如果感冒了,就会发生细菌感染,细菌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炎症反应。
有些人在抠鼻涕的时候,会用两根手指夹着两边的鼻翼,使劲的吸吮,这样就会导致鼻腔内的炎症,导致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严重的话会挤压到咽鼓管,导致中耳炎。另外,年轻妈妈在喂奶的过程中,如果让孩子仰卧着吸吮奶瓶,会造成乳汁倒流到咽部,咽鼓管进入中耳,造成中耳炎。
中耳炎主要是由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是耳痛、耳脓肿,甚至听力丧失、耳鸣或耳聋。耳朵甚至有紧绷感或堵塞感。中耳炎的原因可以通过耳镜检查。中耳炎主要用抗生素治疗,滴眼液也可以局部使用。
一般情况下,小孩中耳炎可以吃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消炎药,具体内容如下:
1.头孢类:如果小孩有中耳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胶囊、头孢丙烯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2.大环内酯类:如果小孩患有中耳炎,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
一般来说, 预防儿童中耳炎,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预防感冒,家长做好预防感冒的工作,尽量减少感冒的次数,避免感冒发烧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2.注意清洁,家长应该避免宝宝耳朵里面进水,比如洗头、洗澡时谨慎,避免耳朵进水,安抚宝宝情绪,避免宝宝哭的时候眼泪流进耳朵里。如果耳朵进水比较造成耳膜穿孔并引起宝宝中耳炎。
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听力下降及耳鸣,鼓膜穿孔后出现耳流脓,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应去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耳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应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
胆脂瘤型中耳炎比较严重,因为中耳与颅内相通,而且胆脂瘤虽然是良性的物质,但是会破坏骨质,容易导致颅内感染,一般可以通过中耳CT来确诊,患者主要表现为外耳道反复地流脓,有臭味,甚至有血性的分泌物,严重的患者因为侵犯面神经会导致面瘫。确诊之后一定要完善相关检查,及时手术治疗,术后也需要定期的复查和换药,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