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抽动症如何治疗?有什么方法?

会员11085786 10 已回复
我儿子只有在安静的时候偶尔抽动一下鼻子,挤挤眼睛,晚上睡觉前嗓子里老发出声音。2008年7月底开始在中医院吃中药,吃了药后发现孩子的脸都抽得变形了。怎么办?眼睛抽动症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朝文 医师 广宗县妇幼保健医院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皮肤科
已帮助用户: 165823
指导意见:您好!你描述的情况看,考虑抽动症的主要表现主要为不自主动作,影响部位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儿童抽动症以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多以快速的几组肌肉抽动同时出现。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用0
沈万理 中医科
擅长:助孕技术、痛经、妇科炎症
已帮助用户: 7777
你好!发生于儿童时期,男孩多于女孩。开始的时候症状较轻,是一过性的,而后症状逐渐加重,不仅次数增多而且累及部位多,如出现耸肩、歪颈、抖动肢体、喉咙发声等情况,有单一部位的重复抽动,也有多个部位的复合抽动,此消彼现,时重时轻,当遇到不愉快事件、精神过度紧张或学习负担过重时表现得更加明显。
有用0
郝非凡 五官科
擅长:牙列不齐、牙周炎、牙龈炎
您好!积极配合家长和医生的治疗,树立战胜抽动症这一疾病的信心,确信自己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当抽动症影响学习使成绩下降时,要知道是暂时的,通过加倍努力后会赶上来,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毕业就证明自己有毅力、有能力。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用0
孙宗翰 五官科
擅长:口臭、五官科综合
您好!抽动症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如果抽动症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业,最重要的是,容易养成孩子不健全的人格,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取向,让孩子远离抽动症。
有用0
汤从蓉 精神科
擅长:精神分裂症,神经症
您好!了解自己的不可控制的症状是因抽动症而导致的,就像头痛时捂头一样自然,同学们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主动和同学交往,以增进友谊。预防感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及时增减衣服。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用0
秦武洋 皮肤科
擅长:梅毒、淋病、湿疹
您好!面对的是一个有病的孩子,要保持冷静,要对孩子充满希望,只要方法对头,孩子的抽动症是可以治好的 因此父母一定要积极配合医院,早日为抽动症孩子进行治疗。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轻微抽动症如何治疗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轻度抽动可能是因为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对此儿童,无需接受任何药物。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多做一些父母和小孩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建议家长可以定期去正规的儿科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大多数轻微的痉挛,都会在孩子长大后逐渐好转,直到痊愈。但在治疗期间,如果病情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迹象,则必须进行综合评价和药物的处理。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孩子用意念去克制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医主要采用精神科药品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脾虚肝旺型,采用健脾平肝的方法治疗;肝火旺型,采用清泻肝火的方法治疗;阴虚风动型,采用滋阴潜阳的方法治疗。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一般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点头、摇头等。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15岁以前发病者多,成人少见。表现为一组或两组肌肉抽动,无过多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可终身存在。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孩子抽动症的症状比较复杂,大约有80%的孩子以眨眼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包括耸鼻,咧嘴,斜视,摇头缩颈,伸臂甩臂,挺胸,弯腰,旋转躯体,扭脖子耸肩,腹肌的抽动,同时伴有心理行为问题。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要综合治疗,可以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环境调整、放松训练,必要时需要药物治疗等。平时注意对儿童的抽动表现可以使用不理睬的态度,使症状逐步减弱、消退。不要反复不断的提醒和责备孩子,经常带孩子外出活动。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