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阿司匹林片和某些糖尿病用药一起服用可增加糖尿病药的降糖作用...

会员625225 19 已回复
拜阿司匹林片和某些糖尿病用药一起服用可增加糖尿病药的降糖作用是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唐龙 医师 重庆市潼南中心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64500
你好,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防止血小板聚积,起到抗凝防止血栓形成。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降糖药物口服药物包括7大类:
1.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次降糖药。
2.磺胺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
3.糖耐量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延迟碳水化合物(如阿卡波糖和伏尔格列帕糖)向葡萄糖的转化。
5.格列酮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6.被称为DPP-4抑制剂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减少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如西格列汀、瑞格列汀。
7.钠-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2抑制剂,简称SGLT-2抑制剂,抑制新素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如多帕利嗪、甘氨酸)。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的副作用有低血糖、皮肤病变等。具体如下。
1.低血糖:比如服用磺胺类药物,主要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引起低血糖。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话,最大的副作用也是低血糖。
2.皮肤损伤:部分人对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药物过敏,可能引起药疹、肝肾功能损伤和粒细胞减少。
3.肠胃不适:对二甲双胍来说,部分人的肠胃不耐受会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因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影响对B12的吸收。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低血糖可以算是控制糖尿病,不是糖尿病。
低血糖治疗是糖尿病的食疗,是各种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例如,轻度糖尿病患者只能通过饮食控制病情。对于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调节后体重下降,大部分病情都可以大大改善,甚至可以停用口服降糖药。运动运动在各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体重。`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过敏反应;可有皮疹、荨麻疹,皮肤血管炎以及剥脱性皮肤损害;急性胰腺炎;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减退、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四肢痛、背痛等。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糖尿病药搭配,是需要结合糖尿病的类型以及糖尿病的血糖的控制程度的。在使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就需要使用其他降糖药物进行配合治疗,不过若是使用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就需要使用胰岛素类的药物治疗。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糖尿病患者服药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
许多降糖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如果患者饮食不规律或用药方案不合理,剂量太大,不及时控制,很容易引起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低血糖的话,轻度的人会给身体带来明显的不适,包括饥饿、出汗、手抖和心慌。严重的话会发生低血糖昏迷。对患有心脏、大脑和肾脏并发症的老年人来说,严重的低血糖会威胁生命。降糖药中胰岛素的低血糖风险最大,长期注射胰岛素容易引起内脏肥胖,也抵消了胰岛素低血糖的好处。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干预生活方式,少吃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