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肝功能不正常

匿名 9月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男宝宝 ,三个月大时黄疸不退,经过相关检查,查出巨细胞血液中弱阳性,检查尿中有巨细胞,检查出巨细胞感染,经过护肝、降黄疸治疗,黄疸退去,出院时肝功能正常,听力检查正常,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出院后一个月后复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73,谷草转氨酶44;现在九个月了,过去近半年了复查肝功能不正常,丙氨酸氨酸转氨酶122.8 ;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83.9;碱性磷酸酶468;胆碱酯酶3554;谷氨酰转移酶24,中性粒细胞1.46。中途多次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一直没有达到标准值范围内。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崔文莉 副主任医师 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小儿肺炎,小儿感冒
已帮助用户: 9156
指导意见:你好,肝功能异常考虑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系。建议继续服用保肝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直至正常。
有用0
刘书勤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缺氧性脑病、脑发育不良、脑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特别...
已帮助用户: 93
问题分析:因又巨细胞感染史先又有病毒感染本身,有些病毒也可以损伤肝功能。
意见建议:建议复查肝功能加用护肝的药物,有些病毒恐怕你还的查查如常见的EB病毒等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孕妇感染巨细胞一般是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的。
一般情况下,孕妇怀孕后感染巨细胞病毒后,是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的,并且大部分人都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只能通过特异性血清学抗体检测。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在感染之后,会出现发热、身体不适、肌肉痛、肝功能异常等症状。孕妇怀孕此病毒,是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的,所以孕妇在备孕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检查。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婴儿巨细胞感染比较严重,可能会有一定后遗症。
婴儿巨细胞感染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会造成婴儿出现一定的后遗症。如果是围产期的感染,可能会造成呼吸系统和肝脏的一些损伤,表现为肺炎和肝功能的异常。由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是可以致畸的,也是可以引起后遗症的,所以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引起重视,及时的发现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后遗症。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不能自愈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由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个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而感染。积极抗病毒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一般情况下,怀孕巨细胞病毒igg阳性一般不正常,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孕妇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就会直接传染到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通过产道传染到胎儿,然后通过母亲的唾液、乳汁、尿液传染到新生儿。而巨细胞病毒感染会造成胎儿的发育异常,从而造成胎儿的智力障碍、肝脾肿大等。如果是巨细胞病毒igm阴性,Igg呈阳性,就表示曾经被巨细胞病毒感染,目前已经完全康复,而且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免疫力,属于正常情况,不会对胎儿产生任何的影响。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如果单纯的巨细胞病毒IGG是阳性,IGM是阴性结果,那么就表示以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已经自愈了。如果是备孕期,单纯的巨细胞IGG阳性不影响怀孕,是可以正常备孕的,如果是怀孕了,需要做好定期孕检。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巨细胞病毒(巨毒)对胎儿有很大影响,后天感染常表现为隐性,也可出现肝功能障碍,支气管肺炎,斑疹和斑丘疹。
母乳中含有巨细胞病毒,可以通过哺乳传给宝宝。对足月成熟的婴幼儿可用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有许多促进婴幼儿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以及巨细胞病毒抗体和其他免疫物质的存在,所以正常婴幼儿能形成自然的被动免疫效应。
如果是针对早产儿或者有免疫缺陷的儿童,应该停止母乳喂养或者在吃母乳之前把母乳加热杀菌。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