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久治不愈

会员51625354 11月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娃一周岁不到点,咳嗽三周了,期间吃过很多药了,美力泰,希刻劳,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环酯红霉素,易坦静,橘红痰咳液等,期间发烧过一次,持续一天,烧到39.6,其他时候咳的很厉害,咳不停,像鸡叫一样,咳的呕吐,咳出痰来会好一点,期间拍过肺片,有点炎症,白细胞15.38,C反应蛋白25,去儿童医院输液3天,复查,白细胞13.4,C反应蛋白45,输液换三代头孢,现在三代头孢输了一次了,感觉还是咳嗽,次数比之前少了,但咳起来还是挺厉害的,这,怎么看不好啊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尤蓓玲 副主任医师 延安市中医院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感冒,小儿肺炎,小儿紫癜性肾炎,小儿遗尿症,胃...
已帮助用户: 6361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描述的症状,不能排除百日咳,建议输液观察,效差,改用红霉素,配合中药口服治疗。
有用0
单金姣 医师 未收录医院传染科 一级
擅长: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艾滋病,狂犬病,结核病...
已帮助用户: 37672
您好,不建议服用过多种类的抗生素,可以做血培养,查看致病菌,根据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的话,还是个问题还比较多的,我建议你最好是到医院去进行住院治疗才可以的。
意见建议:而且像这种情况的话,最好是注意多喝水,饮食要清淡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儿肺炎需要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等方法让病情尽快康复。儿童肺炎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护理和治疗,既可以控制炎症感染,又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治疗,保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饮食容易消化、营养平衡。对症治疗,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给予吸氧,清除鼻痂,雾化吸入。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通常情况下,小儿肺炎住院1-2周。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如果小儿出现肺炎的情况,但是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好,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大约需要住院1-2周,但是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这种药有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多种结缔组织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皮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但是这种药物在发挥其广泛的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具有比较多的严重的副作用。如果给孩子偶尔的使用一次问题不是很大,但是长期使用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只有经过综合评估治疗作用大于副作用的情况下才适合使用。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肺炎一般按病理表现不同,分为大叶性肺炎及支气管肺炎两类。按不同的病因又可分:细菌性肺炎:多为肺炎双球菌、乙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等;病毒性肺炎:多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霉菌性肺炎:多为白色念珠菌引起;吸入性肺炎:多为新生儿吸入羊水引起;支原体肺炎:原浆菌肺炎,又称非典型肺炎;浆细胞性肺炎:卡氏肺囊虫病。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声音,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的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认真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同时仔细观察孩子有无胸凹陷,如果出现此情况需马上送孩子到医院确诊,及时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儿童的肺部症状,如果处于急性期,应住院治疗,病情变化迅速,在急性期如果采用饮食疗法,会延误病情,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想用饮食疗法,你需要在疾病的后期,基本康复。多喝温水。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