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绕颈2周

会员109026174 20岁 已回复
昨天检查B超发现宝宝脐带绕颈2周、做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3.17、不知道怎么办、担心宝宝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朱光硕 医师 威县章台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子宫脱垂更年期综合征
已帮助用户: 24486
指导意见:你好,目前根据您所说的情况,建议你可以住院吸氧,观察治疗,定期检测胎心,在38周左右及时剖腹产。
有用0
关注
董瑞芝 医师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妇产科 三级
擅长:滴虫阴道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盆腔积液卵巢囊肿...
已帮助用户: 3937
指导意见:你好,你宝宝脐带绕颈2周,现在你应该平时多注意胎动情况,定期产检,常做胎心监护,如果胎动频繁或胎动减少,及时去医院检查
有用0
孟慧君 医师 妇产科
擅长: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抢...
已帮助用户: 8
问题分析:多胎、羊水过少等,本来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宫,现在因为多胎或者羊水过少等原因就会造成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过小,活动不方便,无法正常活动从而发生拥挤导致胎位不正。
意见建议:胎位不正可以说是无法预防的。不过,或许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矫正胎位。我们最常建议尝试的就是在七八个月之后,在家中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早日转正。方法是:   1.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   3.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   4.维持此姿势约2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分钟,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有用0
相关问答

胎儿发生脐带绕颈时,孕妇开始为自己不能自然分娩而烦恼,有些孕妇因为孩子脐带绕颈,只能选择剖宫产分娩,可以说,并不是所有脐带绕颈一定要选择剖腹产,脐带绕颈亦可顺产。
脐带自身具有一定长度,且有弹性,因此脐带绕颈,前提是不要过度拉扯,才不影响宝宝正常成长。同样地,如果婴儿颈部缠绕脐带既不紧密,又够长,或可选择顺产,反之,若脐带很短,绕在脖子上的圈数太多,太紧了,就需要听医生的指导,选择剖宫产。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一些胎儿因为羊水过多、胎动频繁、脐带过长、胎儿发育的体积过小等会出现脐带绕颈,而这种现象一般会出现在怀孕后的6-7月左右,也就是中后期,且发生的时间有的是1周左右,有的则是2周以上。如果在孕检是发下胎儿出现了了脐带绕颈的现象,但胎心正常的情况下不必太过担心,一般在发育后期便会自行绕开。如果脐带绕颈持续时间在2周以及上时,便需要考虑是否要进行阴道分娩。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脐带绕颈可以采取左侧卧位的姿势,给予宝宝足够的营养足够的氧气,这样避免出现胎儿窘迫的情况,脐带绕颈是因为宝宝的脐带足够长,宝宝在孕妈妈肚子里一直活动通过缠绕造成的。只要胎动好问题不大,而且也不影响宝宝的生长和发育。注意休息注意保暖,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避免劳累。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检查出来有脐带绕颈一周,宝宝随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把脐带绕颈解除的,但也有可能会绕紧的周数更多。脐带绕颈一周可以是正常的,自己平时监测好胎动有没有异常就可以。当出现胎动比较频繁,胎动没有规律性的时候,可能是提示胎儿宫内有缺氧的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处理。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脐带绕颈一圈一般是无需进行特殊治疗的。
如果孕妇在进行产检的时候发现胎儿存在脐带绕颈一圈的情况,多少因为胎儿在子宫内运动导致的。多数情况下,脐带绕颈的情况会自己恢复。并且脐带绕颈一般是不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分分娩的。孕妇在怀孕的晚期需要定期进行产检,明确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存在异常,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脐带绕颈2周,一般也能顺产。
如果胎儿的肚脐绕颈部两个星期,那么就可以顺产了。至于顺产,则要看孩子的体型,骨盆情况,胎儿的双顶径,胎方向,以及孕妇的合作情况,在产检时,胎心都很好。如果是顺产的话。因此,如果胎儿有两个星期的脐带缠绕并不是什么禁忌,如果身体各部位都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进行生产。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还需前往医院就诊。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