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糊恶心

会员104758027 31岁 已回复
我上几天看中医,他给我拿了半月汤药,拿的谷维素,和三盒五味子颗粒,花了750元.你看这价贵吗,还有我发张图片,你看像我这算病吗,会不会导致死亡,我吃这汤药,管我这病吗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赵玉林 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面神经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神经衰弱,偏头痛,癫痫...
已帮助用户: 3921

意见建议:你好,你的情况主要去可以吃的,一般最好去药房自己比较好的,太贵了,一般是都是要调理的,都是要注意饮食是还比较好的。注意一下的,亲爱的如果对我的回复满意的话可以给个评价谢谢
有用0
关注
杨静静 医师 安阳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感染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38994
指导意见:你好,目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这个室性早搏偏多。建议你试试稳心颗粒加上倍他乐克。你的室早是单源性的,这个没有太大的危险性。
有用0
关注
连海安 副主任医师 襄垣县卫生防疫站其他
擅长:健康教育
已帮助用户: 9407
问题分析:从你发的图片看,你检查的心脏的功能,检查结果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医生开你开的药物倒是可以的。
意见建议: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不过你说的价格也太贵了啊,最好到正规医院去看看,再做治疗吧。
有用0
相关问答

晕厥的病因有多种,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与睡觉的品质相关。夜间多梦,轻睡,呼噜等,早上起来感觉头晕,脑袋发晕。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有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贫血等。颈椎病是一种最普遍的头晕病症,因为其会引起脊椎基底血管的缺血性病变。此外,头昏和呕吐也是上班族的常见病,整天在公司里盯着笔记本,上班后会出现头昏眼花、脖子肌肉疼痛等现象,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动作,导致颈椎的肌肉绷紧。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般情况下,老人迷糊恶心可能是以下原因都导致的:
1.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以及高胆固醇、高脂、高盐、高蛋白的食物,容易诱发人体的病变,导致老人迷糊恶心。
2.身体长期在工作状态中,无法合理的安排睡觉,导致长期的疲惫。
3.老人年纪大了,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日常的饮食要注意合理的安排,避免食用高脂肪的食品。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般情况下,出现迷糊恶心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
如果中老年人,比如小脑病变、共济紊乱、血压不稳定等,容易出现迷糊恶心情况,又比如年轻人睡眠不足,工作压力过大等。需要注意观察血压,监测血糖,以及血液常规。
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般情况下,突然出现迷糊恶心的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诊治。具体分析如下:
1.颈椎问题:如果患者除迷糊恶心外,还伴有颈部感觉不舒服,那么可做颈部热敷、按摩、减少低头活动时间、尽量平躺等方式进行改善。
2.胃肠感冒:对于此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进行改善。
3.贫血、血压或者脑供血不足:建议患者避免食用高盐高油脂类食物,日常多食新鲜蔬果,适度锻炼,早睡早起,保持良好作息。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出现头晕、头晕的症状时要考虑是否存在高血压、脑疾病、脑出血、脑梗塞、颈椎病、神经血管、颅内压升高、颅内占位、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
建议立即躺下,并进行血压测定,若有升高,可服用相应的降压药,以稳定其血压。如果出现了低血压、头晕、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做头颅CT或者头部核磁共振检查,确定是否有突发的脑血管事故。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般情况下,脑袋疼、迷糊、恶心可能是感冒、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的,具体内容如下:
脑袋疼、迷糊、恶心可能是感冒、发热等症状,主要是因为头部受到寒,或是因为气温过高造成的,可以服用999流感灵。第二种就是因为睡觉的原因,如果早晨醒来的早,或者是在夜里很久的话,会造成精神状态不佳,出现头痛、头晕、头晕等症状,可以用轻松的心态来缓解。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