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味是酸的

会员99964415 0 已回复
这个处方味道是酸的吗?加热后有些有点气泡正常吗,没有胀袋,应该也mei异味,中药味本来就很怪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琳 护士 甘棠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 430
指导意见:你好!熬制好的中药如出现发酸冒泡说明药液馊掉了,是不能继续服用的,建议熬制好的中药可瓶装放冰箱储存。祝你生活愉快!请你对我的回复做出评价!
有用0
乞焕景 护师 南宫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二级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护理。
已帮助用户: 27252
你好,不确定是否与成分有关,熬制好的中药需要冷藏。
有用0
关注
尧建宇 医师 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学岗镇卫生院内科 一级
擅长: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 2924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和处方,味道是酸苦的。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有用0
关注
兰刘庆 医师 临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擅长:胆石病,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厌食,腹泻,食管溃疡,...
已帮助用户: 1216
指导意见:你好,从处方曰期看也有20几天了,如果这袋装药没放冰箱内应该不能喝了。
有用0
关注
王殿兵 医师 滑县产业集聚区后游坊村卫生室中医科
擅长:自汗盗汗,不寐,精浊,咳嗽,心悸,胃痛,呕吐,泄泻...
已帮助用户: 539
指导意见:您好,如果没有胀袋的话应该就没问题,中药本来的味道就不是很好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中药味对婴儿不一定有伤害。具体分析如下: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对于非毒性的中药来说对于婴儿没有伤害。但是在临床中如果碰到了一些有毒的中药,进行煎煮过程中,味道对于婴儿有影响,可能会导致婴儿身体不适,从而导致婴儿肠胃不适,还是少让婴儿长期闻到这种味道比较好。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孕妇可以闻中药味道:
怀孕期间闻这些药材的味的话一般不会影响胎儿健康,不要太担心,怀孕期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做好产检,确定胎儿健康的话才没事,注意放松心情。对于孕妇早孕期间的恶心、呕吐症状会起到加重作用,同时会使孕妇的胃肠道出现变化,严重者会导致胃肠道过分痉挛,诱发孕妇胎儿不固,出现流产、早产的情况,这些都应该避免。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孕妇可以闻中药味:
中药味道没有毒副作用,对孕妇胎儿没有影响,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合理处理。孕妇如果早孕反应比较明显,比如恶心、呕吐剧烈,甚至出现了电解质紊乱,不能饮食的,就要避免闻太多的中药味,以免加重症状,要输液补充营养。如果早孕反应不厉害的没事,没有早孕反应,可以闻中药味,或者可以喝中药调理身体、保胎都可以。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口腔若是出现农药味,建议去口腔科看看医生,一般是因为口腔疾病引起的。如可能是有牙龈炎、龋齿、牙结石等疾病,一般情况下做一次超声波洁牙,效果会有明显的好转,可以尝试含化西地碘含片,但是可能伴有消化不良,建议去消化内科看看,此时可能是胃病伴消化不良引起的。治疗病症前通常需要明确具体病因。除此之外,患者需注意口腔护理,勤漱口,减少食物残留,避免诱发口腔疾病。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孕妇在怀孕初期能闻膏药味。
孕妇在怀孕初期是可以问膏药的味道的,因为一般的膏药味是不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的,只有在孕妇用药之后,药效才会影响到胎儿。但是如果是有麝香等孕妇不能闻的药最好避开。因为含有麝香的膏药对胎儿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孕妇长期闻到含有麝香的膏药味,就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和流产的情况。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一般情况下,婴儿不可以闻膏药味,可能会引起不良症状。
膏药味通常是比较刺鼻的,可能会对宝宝的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有得含有止痛作用的膏药,药物分子随着挥发,宝宝吸入一定数量后,甚至会宝宝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婴儿不可以闻膏药味,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