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消化不好,经常肚子胀,拉很稀的大便

会员98291960 39 已回复
一吃完饭就肚子痛,有时候也有腹胀,可以用什么来助消化的
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彭晶 私人营养师(暂不发布)其他 三级乙等
擅长:青少年营养保健,肥胖人群营养调理,婴幼儿营养保健
已帮助用户: 85991
健康指导:对于你地情况,对于一些刺激的食物不建议经常补充,避免影响肠胃的保健的情况,可以u补充一些白米粥鸡内金这样的食物,可以有一定的作用起到改善肠胃代谢情况的作用
有用0
关注
王雨红 主任医师 衡阳市江东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39441
指导意见:您好,有可能是由于胃肠蠕动障碍引起的。建议可以口服伊托必利片来治疗的。
有用0
关注
周慧 护师 枣庄矿务局滕南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已帮助用户: 11240
指导意见:你好:消化不良,腹胀可以口服多酶片,健胃消食片,吗丁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助消化,平日不吃辛辣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有用0
关注
张晓丹 宝丰中医院其他 二级甲等
擅长:孕期营养保健,乳母营养保健,儿童营养保健,青少年营...
已帮助用户: 467
健康指导:您好,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平常饮食清淡为主,营养丰富,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宜少食多餐,忌生冷辛辣类刺激性,忌暴饮暴食,忌烟酒,忌熬夜。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关注
侯君阳 主治医师 简阳市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粉刺,牛皮癣,感冒
已帮助用户: 4938
指导意见:你好,考虑是浅表性胃炎所致的肠蠕动慢,肠胀气,可用气滞胃痛颗粒,多酶片等治疗。
有用0
关注
扈文龙 医师 利集县明集中心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
已帮助用户: 35242
指导意见:据你的描述,你的症状可能是由于胃肠炎引起的,可以服用莫沙比利,奥美拉唑,缓解症状?
有用0
相关问答

问题分析:您好,照片显示,要考虑有皮脂腺囊肿或炎性增生导致的局部发炎感染。
指导建议: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碘伏消毒,外涂红霉素软膏,来帮助消炎消肿,促进局部感染消退。注意避免抓挠刺激局部皮肤,以免影响恢复。

何为明主治医师其他解放军总参直属医院已帮助用户:68227
擅长:小儿内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内科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应该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孩子还比较小,的消化系统并不是特别完善,当母乳喂养期间,宝妈不注意饮食,可能就会使孩子消化不良,孩子现在还比较小,建议宝妈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和蔬菜水果,通过乳汁分泌有助于孩子排便。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首先需要从喂养方面给予适当的调整,应该是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尽可能给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另外需要给孩子进行腹部的按摩,也可以进行局部的热敷或者是推拿,改善孩子的胃肠功能。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中医认为口臭是由于脾胃湿热导,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引起,一般用药物治很难,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日常的饮食生活中要注意以清淡为主,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要多喝水。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婴儿消化不好可以给宝宝喝盐水,以免造成身体缺水的现象。同时给宝宝吃流食,能够易于宝宝肠胃消化,消化不好是因为新生婴儿的肠胃还没有健全,所以在吃了不利于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吃了刺激肠胃的时候,都会促使腹泻的反应。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消化不好拉稀主要是消化不良、肠道菌群紊乱等引起的,一般出现轻微的拉稀,可以通过饮用一些浓稠的小米粥,多饮一些温水,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拉稀症状加重要在医师的建议下服用止泻类药物,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拉氏酵母菌,调理肠胃,缓解痢疾。如果是因为肠胃不好引起的腹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此外,患者切勿食用诸如葱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注意及时补水,防止出现严重的拉稀,造成身体的缺水。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