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是否有治疗方案

会员1141352 23 已回复
患者信息:男 29岁 浙江 宁波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10年前本人出过车祸,致左脑挫伤,血气胸等,经治疗后恢复情况尚可,但仍有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征象,右下肢肌力降低,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征以及腓肠肌废用性萎缩。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否可以治疗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无
医生回答共6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吕日旭 医师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大庆路企业街卫生服务站皮肤科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皮肤
已帮助用户: 133056
指导意见:病后应加强护理,进行功能锻炼,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语言不利者宜加强语言锻炼.平时在饮食上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康复期可配合服用以活血化瘀的药物
有用0
关注
于飞 医师 威县章台中心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
已帮助用户: 257579
指导意见:你好,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话,会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等,建议做康复治疗,降低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
有用0
罗英春 其他 威县大宁北台吉村卫生室皮肤科 一级丙等
擅长:皮肤过敏
已帮助用户: 152809
指导意见: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提高部分功能,但是已经有10年时间了,可能只能起到代偿的作用。 部分功能包括肌力的部分恢复、肌张力的降低。
有用0
关注
肖强 湘南中医院儿科
擅长:全科
已帮助用户: 30956
病情分析:
锥体系主要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为皮质 脊髓束;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直接或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为皮质核束。临床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随意运动麻痹,伴有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 征);因为下运动神经元正常,病程早期肌不出现萎缩。
意见建议:
有用0
关注
贺旭华 南阳理工学院外科
擅长: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
已帮助用户: 131406
指导意见:您好,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提高部分功能,但是已经有8年时间了,可能只能起到代偿的作用。部分功能包括肌力的部分恢复、肌张力的降低。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关注
刘亚 湘雅附二医院其他
擅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1748
您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建议你到医院康复科做康复治疗,像运动疗法等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外伤造成的下肢瘫痪多考虑腰椎脊髓损伤,需要检查腰椎核磁,明确损伤的具体情况,如果可以手术恢复,需要尽早手术,多数病患康复的机会很小。病患就诊脊柱外科检查,明确病情合理治疗尽早康复,做好护理按时服药,避免出现坠床,褥疮等并发症。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瘫痪很难彻底的治好,即使通过治疗,只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几乎很少能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对于股骨头坏死需要长期用药控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瘫痪在床,家人一定要做好看护的工作,每天饮食尽量清淡一些,不要过于油腻,因为过于油腻的饮食不利于消化。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对于下肢无力,首先要考虑的是单肢或双侧。如果是没有疼痛的突然单肢无力,脑血管疾病的存在或不存在应排除在外,因为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偏瘫。这个是不能延误的。不要吃过于油腻的肉食,尽量避免快餐食品。多吃黄瓜,西红柿等,不能喝酒不吃辣椒,多吃点清淡食物比如青菜等就可以的。不可以熬夜。要保持大便通畅的。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全身瘫痪分布与周围神经支配区一致,可伴相应区域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受损导致伸腕,伸指及拇伸肌瘫痪,手背部拇指和第一,二掌骨间隙感觉缺失,多发性神经病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弛缓性瘫痪,伴肌萎缩,手套、袜子形感觉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等,鼓励病人做主动锻炼,尽早下床活动,从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进行训练指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次数,最后帮助进行上下楼梯训练,让患肢得到运动,利于功能的恢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偏瘫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溢血或者脑梗塞。由于脑神经细胞坏死后不可再生,早期积极修复受损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轴突和微血管,增加受损脑组织的营养支持,提高脑组织的修复潜能,进行全面、深入的脑部修复。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脑性瘫痪主要临床表现是运动障碍,主要为锥体系统损伤所致,可并发小脑,脑干以及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等。患儿可伴有癫痫发作,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行为异常以及认知功能异常等症状,体征随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有所改善,是脑性瘫痪区别于其他遗传代谢疾病的临床特点。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