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我去年8月初与同事争吵嗓子哑了

会员21223843 55岁 悬赏5元 已回复
我去年8月初与同事争吵嗓子哑了,后嗓子疼吃过阿莫西林10天。吃过头孢克肟片15天。吃过咽炎片和金嗓子喉宝。吃1个多月中药。过年前吃中药时先右耳朵疼,后左耳疼,再交替疼。嗓子疼有异物感。吃中药时口腔舌头刺疼,部位不一样,脸部有刺疼。过年后没吃药,嗓子轻微疼有时哑。10天前鼻子用卫生纸擦有血点,吸痰有血。早上有时有。有时没有。早上没有到8.9点时有。耳朵疼有耳鸣7天了。去医院耳鼻喉科做喉镜没事。今天做鼻镜没事。有时偏头疼,锁骨疼。开喷口腔药,喷鼻子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白双峰 主治医师 河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擅长以中医为主,西医借鉴,中西医结合分析病情
已帮助用户: 29907
问题分析:好的。没有其他的信息了。你提到的这个情绪的波动的诱因,是相关的中医的肝气郁结方面的问题。你的这个是需要自己改善的。单纯的治疗咽喉部的症状效果是不理想的。
指导建议:你的你提到的这个耳鸣什么的,是需要了解一下是不是相关的听神经的供血不足的结果。检查一下吧。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在怀孕期间和某人吵架,宝宝也会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在怀孕期间保持愉快的心情,补充营养。应该多吃鸡蛋、食物、核桃、牛奶、黑芝麻、黑木耳、山药、枸杞等。平时可以听轻松的音乐,读一些童话,对胎教是有益的。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嗓子哑与甲状腺有关系。
甲状腺结节的症状可分为急性甲状腺结节、慢性甲状腺结节等;急性甲状腺结节伴发热、喉咙痛、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导致硬度等症状。其慢性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肿大症状,甲状腺肿大无结节或结节小,甲状腺不对称肿大及表面有多个分叶状结节,较硬,无压痛;这种慢性甲状腺结节病多见于30多岁至40多岁的女性。甲状腺结节出现双侧气管受压,导致呼吸困难,长期气管软化,窒息概率高;神经方面存在喉返神经受压、声带损伤的问题。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小儿鼻炎嗓子哑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及时给予足够的敏感和充足的抗生素,同时给予适当的口服糖皮质激素。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鼻炎嗓子哑可能是因为儿童的急性鼻炎。儿童的急性鼻炎又叫上呼吸道,如果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慢性的慢性咽喉炎。如果是婴幼儿的急性咽喉炎,因其咽喉的解剖特征,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呼吸障碍,甚至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是窒息致死。所以需要及时就医。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40天宝宝嗓子哑了,一般可以用饮食、物理、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40天宝宝嗓子哑了可以用调整饮食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喝冰糖炖雪梨、银耳莲子粥等。同时,可以吃粗粮、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物理。也可以给宝宝咽喉部位进行按摩和热敷等物理方式,使宝宝的嗓子得到放松。同时,应多喝水,使宝宝的症状得到很好的治疗。
3.40天宝宝嗓子哑了多半考虑是由急性扁桃体炎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利巴韦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婴儿的喉咙沙哑是因为宝宝长期高声啼哭造成的,婴儿在啼哭的时候,哭闹的时间越久,声带就会变得很累,会引起声带水肿。
婴儿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毒、流感等疾病的影响,出现干咳、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还会导致嗓子沙哑、发炎、红肿等症状。
婴儿的喉咙有时候会变得沙哑,但是在饮水后会出现明显的好转,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是由于干燥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室内湿度过低或者长时间不让婴儿喝水,或者在阳光照射下,婴儿喉咙也会出现短暂的沙哑情况。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孩嗓子哑一般都是可以自己痊愈的。
小儿嗓子哑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咽炎、扁桃体炎,局部的炎症可以分为声音嘶哑。也可能是声带问题,如果孩子太过哭闹,比如唱歌太多,说话太久,或者是嚎叫,这时候要多喝一些白开水,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愈合,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中成药,比如清热利咽、解毒。如果孩子不能忍受,可以使用喷咽剂。嗓子嘶哑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恢复,平时要多喝水,少吃一些上火的东西,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