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护理事项是什么?

会员16589108 3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护理事项是什么?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吴绮楠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肿瘤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垂体肾上腺疾...
已帮助用户: 4
指导意见:起居有常,首先要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避风寒、防感冒,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抵抗力较差,伤风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有用0
关注
闫未娟 北京北郊医院外科
擅长:颈椎病
已帮助用户: 32897
问题分析:目前重症肌无力被认为是最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自身抗体介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害有关。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在细胞免疫和补体参与下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大量破坏,不能产生足够的终板电位,导致突触后膜传递功能障碍而发生肌无力。针对AchR的免疫应答与胸腺有着密切关系,MG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胸腺中的“肌样细胞”具有乙酰胆碱受体的抗原性,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建议:
意见建议:建议其实你应该自己也查过,就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自身抗体的识别错误,把正常的当做是不正常的进行攻击,所以临床治疗一个是使用激素来减少这种抗体,增加乙酰胆碱受体的密度,一个是补充乙酰胆碱(就是新斯的明)
有用0
关注
项进良 邢台广宗县医院内科
擅长: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肠胃炎,肠炎...
已帮助用户: 117030
指导意见:目前重症肌无力被认为是最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自身抗体介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害有关。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在细胞免疫和补体参与下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大量破坏,不能产生足够的终板电位,导致突触后膜传递功能障碍而发生肌无力。针对AchR的免疫应答与胸腺有着密切关系,MG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胸腺中的“肌样细胞”具有乙酰胆碱受体的抗原性,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有用0
相关问答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成年型重症肌无力的一种类型,又称为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依据骨骼肌受累的范围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型,即单纯眼肌型,表现为上睑下垂和复视。2型,病情进展缓慢而且较轻,无危象出现。3型,该病发病急,首次症状出现数周内发展至延髓肌,躯干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常伴有重症肌无力危象。4型,肌晚发全身性肌无力,由1型,2型发展而来。5型,较早伴有明显的肌萎缩表现。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儿童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这种病不能治愈。
这种病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临床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肌肉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个慢性疾病,在患病过程中可以出现病情的缓解和加重的情况,有一些患儿可以经过数月或者数年的时间自然缓解。但大部分患儿病情会持续到成年,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单纯眼肌型的重症肌无力,是指重症肌无力受累肌群只局限于眼部的肌肉,表现为提上睑肌和眼外肌的运动障碍,比如睁眼看东西的时候,看着看着提上睑肌无力,眼皮掉下来了。闭上眼睛休息一会,眼皮又能睁开,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病情往往比较轻,口服免疫抑制剂,疗效可能比较好。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眼肌型是比较常见的类型,通常是婴幼儿期发病,高峰年龄是2~3岁左右,一般是一侧眼外肌受影响,眼睑下垂、举目无力,不积极治疗可能会继而发展为双侧,部分患儿有复视、斜视症状,可能是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如果反复睁闭眼可能症状加重,也可能会变成脑干型、全身型。
家长应该带宝宝及时前往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可以选择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针灸的位置有很多,例如攒竹透睛明、鱼腰、瞳子寥、四白穴、承泣穴、球后穴还有养老穴等都可以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针灸穴位。针灸主要是先通过辨证分析病情,再选择针灸位置。比如如果属于脾虚湿阻型,则可以选择远端补肾的穴位来进行治疗。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早期在常规治疗后可痊愈而不复发。但治疗前应特别注意检查方法。血、尿、便、脑脊液检查正常。根据检查报告合理治疗,治疗后无复发。需长期口服药物。可在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治疗。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