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中风及缺血性中风的区别

会员4421677 92 已回复
全部症状:手部不灵活,脚站不稳,现腹部胀,咳嗽,很多黄痰

发病时间及原因:2010年9月4日摔倒

治疗情况:中风,但腹部胀痛查不出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姜树锋 医师 福山人民医院张格庄分院其他
擅长:普外科疾病、肛肠科
已帮助用户: 278450
指导意见:中风是需要你给予脑部CT检查,明确脑组织的情况后可以给予营养脑细胞类药物治疗的,你可以给予观察
有用0
胡振旭 妇产科
擅长:妇科,外科
已帮助用户: 157702
你好朋友,这种情况建议你最好先去做个检查的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的啊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缺血性中风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会进入恢复期,这个阶段也是治疗极为关键的时期,患者需从多个方面共同进行调理。
在恢复早期,患者需要用药来预防血栓再次形成,可以选用化瘀丸这类中药,药物中含有三种“动物药”,可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破血逐瘀、抗凝纤溶的作用,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提升通畅度,较好的预防血栓二次形成,可作为急性期以及恢复期的治疗用药。在用药期间,患者需注意不能过度劳累,规律作息和饮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定期进行复查。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控制好各项指标水平,对降低血栓风险有积极意义。

杜志刚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已帮助用户:10626
擅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面神经炎,偏头痛,枕大神经痛,周期性麻痹,神经衰弱,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分水岭区脑梗死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患者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局部的脑细胞受损,引起脑功能障碍,这个阶段患者需通过服用药物以及饮食两个方面来调理与治疗。
药物方面,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医嘱选择化瘀的药物,如同仁堂化瘀丸,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各组织的血液灌注,从而改善血管梗阻,促进肢体功能以及言语功能恢复。饮食上,患者需注意高胆固醇以及动物内脏类的食物摄入,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能够辅助提高新陈代谢,加快血液流速,对于症状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脑梗在临床上被称为脑梗死,缺血性中风属于脑梗死的中医说法,因此,缺血性中风与脑梗死为同一种疾病。
缺血性中风实际是一种中医病症,中医认为该病与气血、痰、瘀、虚等因素有关,其中又以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最为多见,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等脑梗死见上述表现者。而从西医临床角度上讲,该病主要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一部分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引起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虽然中西医对该病的概念不同,但从本质上讲,属于同一种疾病。
通常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类等类型的药物治疗,而中医则多以化瘀通络为主,比如化瘀丸,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患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对急性脑缺血缺氧有显著保护作用,能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软脑膜微循环,起到活血化瘀作用。

杜志刚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已帮助用户:10626
擅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面神经炎,偏头痛,枕大神经痛,周期性麻痹,神经衰弱,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分水岭区脑梗死

从临床角度上讲,缺血性中风一般难以治愈,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增强自主行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可表现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舌歪斜等症状。虽然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难以治愈,但通过积极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式综合改善,可在最大程度上恢复自主生活能力。比较常见的药物如化瘀丸、氯吡格雷、华法林、脑蛋白水解物等。其中化瘀丸是一种中药,该药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脑细胞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言语等功能障碍等症状。
此外,在用药的同时还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肌肉锻炼、认知训练、发音训练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自身生活能力,降低病症对患者的影响。

杜志刚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已帮助用户:10626
擅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面神经炎,偏头痛,枕大神经痛,周期性麻痹,神经衰弱,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分水岭区脑梗死

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可服用药物类型有很多,常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保护神经类、改善脑循环类等。建议患者根据病情结合医嘱用药。
1.抗血小板聚集类:这类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抑制动脉中血栓形成。如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等。
2.保护神经类:能够促进神经的修复,活化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如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等。
3.改善脑循环类:通过改善大脑的血液微循环,缓解脑缺血、缺氧问题。如长春西汀、丁苯酞等。
另外,中药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领域也有着显著的作用。如化瘀丸,不仅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各组织的血液灌注的作用,还可使患者脑血管通畅,恢复受损的脑部细胞。但需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风所用的治疗药物,都需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购买和服用,避免盲目用药,影响病情。

杜志刚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已帮助用户:10626
擅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面神经炎,偏头痛,枕大神经痛,周期性麻痹,神经衰弱,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分水岭区脑梗死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及时就医:如果发生了疑似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症状,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或前往医院,通常在发作后的4.5小时内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
2. 溶栓取栓治疗:一旦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药物溶栓、手术取栓等方式,疏通堵塞的脑血管。
3. 康复训练:缺血性中风度过急性期后,需通过康复训练恢复机体功能,这对于疾病治疗至关重要。
4. 定期随访: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随访和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同时,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通过药物来降低复发风险,比如常用的化瘀丸,这是一种中药制剂,能够起到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疏通患者脑内血管,辅助调节神经系统,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再次形成风险。

杜志刚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已帮助用户:10626
擅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格林-巴利综合征,脑梗塞,面神经炎,偏头痛,枕大神经痛,周期性麻痹,神经衰弱,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分水岭区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