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高烧

会员6785996 1岁 已回复
全部症状:总是发高烧

发病时间及原因:没几天 总是后半夜发高烧

治疗情况:反反复复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沙英娟 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阴道炎;宫颈炎
已帮助用户: 132264
小儿发热的病因是非常多的,这需要进一步查找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体温超过38度时需要及时用一些退烧药以及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体温的。
有用0
关注
李晓静 河北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 124753
你好,小儿发烧的病因是相当多的,临床上可以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以感染性多见,如感冒等是最常见的病因,对于发热需要首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体温过高时容易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所以也是有必要控制体温的,主要是采用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的方法,具体用药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有用0
关注
张风忠 护士 河北省威县贺钊卫生院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普外科疾病,胃穿孔、肠更粗、阑尾炎
已帮助用户: 60021
你好,发热是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菌作斗争。

如果宝宝目前精神及活动力尚佳的话,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那就并不需要立即送医院,可以在家观察体温变化即可。如果体温继续升高,那就要到医院就诊。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小儿发高烧发抖可以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小儿发高烧发抖,那么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对症进行治疗。可以使用药物来治疗,例如布洛芬颗粒、对乙氨基酚颗粒等,孩子往往会有明显的怕冷畏寒,手脚往往也是比较冰凉的,就要及时的应用比较薄的小被子盖着孩子的四肢和背部,从而能够缓解发抖胃寒的症状。可以进行温水泡脚,用温水泡脚既可以起到引热下降的作用,还有利于发抖、怕冷的症状好转。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发高烧40℃一般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日常护理。
儿童发烧40℃,可以通过服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来进行退热。可以口服羚羊角片、小儿牛黄清心散等清热解毒的中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进行退烧,比如贴一张感冒贴;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吃太多的辛辣刺激食品;尽量选择宽松的棉质衣物,这样可以起到排汗降温的作用;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送患儿到医院的儿科急诊进行检查。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儿童发烧退烧可以通过口服退烧药,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式:
1、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
2、贴降温贴,帮助退热。
3、暖和的时候,热水浴可以帮助退热。
4、夏季气温高,可用30%酒精乙醇浴或冰枕降温。
5、可以口服一些具有退烧作用的中药,比如羚羊角颗粒、小儿牛黄清心散、小柴胡颗粒、儿童抗感颗粒等。6,多喝水,避免脱水,对退烧有一定的影响。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孩子高烧抽搐会引起颅脑的损伤,不是那么明显的,可以观察一下,偶尔抽搐一次不会有很明显的影响,都是不容易看出来的,所以注意观察孩子,以后类似情况尽量避免高烧引起惊厥和抽搐的情况,到了一定的温度一定及时降温就可以了,惊厥肯定会对颅脑有一定的损伤。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孩子发烧的话要尽快进行降温的,可以用35度左右的温水,进行擦浴降温,在小孩的血管比较丰富的地方,脖子、颈部、腹股沟,用温水擦浴,一般是擦后几分钟就会降温的。发烧的病人,护理时要注意保暖的。是要喂些水喝的。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孩反复发高烧,考虑是体内病毒或细菌感染比较严重导致的。可以做个血常规的检测,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吃合适药物或合适药物颗粒,如果伴有高烧的情况时,可以服用退烧药物,发烧可能会持续三到五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烧,感染比较严重,可以通过输液进行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住了,发烧自然就会缓解,孩子发烧期间可以给孩子多喝白开水。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