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打嗝怎么办

会员2888567 66-85 已回复
我长期打嗝,看过几次医生,诊断为膈肌痉挛,吃过很多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医生会员
擅长:
你好:医学上称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治疗,首先要治疗引起嗝逆的原发疾病,其次才是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而且实用的方法,能够阻断神经反射而使呃逆中止。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6、嚼服生姜片。 7、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长期打嗝胀气可能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热敷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长期打嗝胀气,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大山楂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
2.热敷:长期打嗝胀气,患者适当进行热敷,有助于降气消胀,促进胃肠蠕动。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可以用双手指按压中指,按压1-2分钟一般可以停止打嗝。按压少商穴,拇指指甲旁零点1cm处。按压内关穴,内关穴是手腕第一横纹的两横指处,一般按压1-2分钟,可以快速止嗝。可以用喝水弯腰法,喝下温水,然后屏住呼吸,弯腰90度来回的做10-15次。

王雪梅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治,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

打嗝时胸部疼痛的治疗方法有:
1、如果出现剧烈的疼痛症状,可以服用布洛芬缓释片等镇痛药物。
2、患者可以转移注意力,比如想要阻止打嗝,可以通过锻炼、打球等方式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打嗝。
3、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引导下,通过按压双侧眼球,刺激迷走神经,从而控制打嗝。还可以接受针灸治疗,来改善打嗝胸部疼痛的情况。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宝宝打嗝,又称膈肌痉挛,多是由于宝宝吃奶时吞入了过多的空气所引起。通常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解决:
1.在喂养的时候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母乳喂养应该把乳晕塞到宝宝嘴里,这样密闭性会好一些,空气被吞咽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或者数量比较少。奶瓶喂养时奶嘴应该充满奶液,而不能有奶液和空气混合。
2.在吃完奶之后应该给宝宝拍嗝,将宝宝头朝上脚朝下,轻轻地拍打背部15分钟到半小时,多数宝宝能够排出嗝。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宝宝吃饱了打嗝可通过做腹部热敷、拍背、顺时针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内容如下:
宝宝在进食完之后会发生打嗝,可能是进食时吸入过量的气体引起的。可以进行腹部的温热及顺时针的推拿,可以帮助孩子的肠道运动;喂完母乳之后,将婴儿垂直的抱在怀里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然后放下来。如果宝宝仅仅在进食之后,没有呕吐、腹泻等表现,那么就不用太过担忧。不要让孩子一边吃一边玩耍,要营造一个安静、祥和、温暖的吃奶氛围,让孩子可以专心吃牛奶。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打嗝是由于这个孩子吃奶的时候吞咽下过多的空气造成的胀气,因此在每次吃完奶以后,家长都要竖起来抱着孩子拍嗝,拍嗝的时间应该在5到10分钟。也可以轻轻的给孩子按摩腹部,以帮助这个孩子排气,可以有效的预防打嗝和溢奶。如果这个孩子频繁的打嗝,同时出现了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者说频繁的呕吐,那就应该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