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将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其中之一是全市医疗联合体核心医院每年下派不少于300名管理、医疗、护理、康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专家指导帮扶全覆盖。市政协委员、南京卫生计生委主任孙家兴表示,今年年底前,南京每个基层医院都要进入一家三级医院的“医联体”。这意味着,以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直接找到大医院的专家看病了。
建立“医联体”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通过“医联体”将中心医院、社区医院、家庭医生联合起来,打通不同层级医疗服务之间的壁垒,最终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活力。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联合是松散还是紧密。只有做到紧密联合、深度共享,“医联体”才能走得更远,发挥出更大作用。
在基层医院就能看到三级医院的专家,对市民而言当然是大利好。但仔细想想,专家还是那个专家,只不过换了个地方坐诊,如果慕名而来的人多,一样要排长队;如果来的人少,则意味着医疗资源的浪费。专家到基层坐诊应该鼓励,但这显然只是联合的初级阶段,只是重新配置了现有的医疗资源。百姓最企盼的还是“增量”,即区域医疗资源、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南京“医联体”尚在推广摸索阶段,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拓展思路、勇于创新。笔者恰好刚看过一篇报道,很受启发。报道说的是一位IT人转行做互联网医疗,在去年5月创建了一个连接专家医生、基层医生和患者的健康平台。平台中,基层医生相当于助手,协助专家管理患者,完成随访等常规诊疗;专家则是主治医师,除了对患者负责外,还以远程会诊、下行随诊、实例教学等方式对基层医生进行培养。目前,该平台已有2万多名患者,签约近5000名医生,基层医生与专家医生比例为3:1。
这是一个民间版、商业版的“医联体”,与官方版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打造了一个服务闭环,通过师徒般的捆绑模式,做到了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同时放大了专家的价值,促进了基层医生的成长。从而起到1+1>2的效果,这种模式有多大发展空间还需要市场检验,但它至少提供了几个有价值的思路:首先,真正的联合一定是双向对等的,基层医疗机构要向中心医院输送患者,中心医院也要向基层“派发”患者,让各方都能从合作中充分受益;其次,共享的不只是人员、信息、设备,更重要的是知识与经验,只有让基层医生、基层医疗机构成长,他们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再次,必须创新理念模式,多运用市场化思维和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在思维上、具体执行上,打破中心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的纵向壁垒。
现阶段,大医院抢着与社区医院签约是好事,但签约只是开始,大医院应当承担起更多责任主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及时跟进,出台配套政策、明确操作规则,让这项医改新举措真正惠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