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头痛,又称“头风”,是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俱上会于头。若外感风寒、风热或风湿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痰浊、淤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太阳头痛,多为头后面痛,下连项背;阳明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处;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累及两耳;厥阴头痛,痛在巅顶部或连及目系。 1 病史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与恼怒、紧张、风火痰浊有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恼怒急躁,肝阳上亢,风火循肝胆经脉上冲头部;或体内素有痰湿,随肝阳上冲而循经走窜,留滞于头部少阳经脉,使经络痹阻不痛,故暴痛鄹起。 2 中医病/证及相关诊断标准 2.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头痛发作时,连及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加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多浮紧。 (2)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苔白腻,脉濡滑。 2.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头痛眩晕,尤以头之颞侧巅顶为重,心烦善怒,目赤面红,胁肋胀满,多因情绪波动诱发或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2)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而沉重,胸脘痞闷,呕吐痰涎,纳呆便溏,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3)血虚头痛:头昏而痛,痛势绵绵,休息痛减,神疲心悸,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常有久病及失血病史。 (4)瘀血头痛:头痛如刺,经久不愈,痛处固定,视物花黑,记忆力减退,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常有外伤史。 (5)气虚头痛:痛势绵绵,时发时止,遇劳则甚,倦怠乏力,畏寒气怯,纳食不香,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6)肾虚头痛: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膝酸软,或有耳鸣,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干预与管理 1.针灸治疗原则和特点 九针疗法从中医理论出发,对不同病因导致的头痛给以不同的治法。风性上行,达头为患,毫针针风池、风府祛风散寒;热扰清空可在大椎放血泻热,或以梅花针叩击督脉和三阳经,至皮肤发红,邪热自祛;痰蒙清窍,清阳不展可针中脘、丰隆化痰开窍;淤血阻络则用三棱针放血,菀陈必除。由此治之,愈过半矣。 九针疗法治疗头痛,近期或远期均具有一定效果,对于外感、内伤引起的头痛、脊源性头痛等疗效显著。尤其是锋勾针,融中医经络学和西医解剖学于一体,临床中灵活发挥,钩筋膜、调经气、放淤血,对占头痛比例几乎达到半数以上的肌紧张性头痛的治疗,师老多取大椎、天柱加阿是,效如桴鼓,每每应手而愈。但若治疗多次无效,或头痛持续而又逐渐加重者,应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 偏头痛、枕神经痛以及颅外伤后遗症之头痛,绝大多数与寰枢关节紊乱有关,用手法治疗每能手到病除。 2 注意事项 (1)治疗头痛,必须首先排除脑脓肿、脑血管疾病急性期、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颅内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后施以治疗。 (2)本病绝大多数与寰枢关节紊乱有关,用手法治疗每能手到病除。 (3)若治疗多次无效,或头痛持续而又逐渐加重者,应查明原因,治疗原发病。 3 自我护理 针灸治疗期间,应嘱咐患者注意保持精神舒畅,不宜过劳,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风寒。 推荐方案 1 治疗总则 针灸治疗偏头痛总的治疗原则是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2 具体方案 1.毫针 (1)辨证取穴: 外感头痛:合谷、风池、外关、列缺。 肝阳上亢:百会、太冲、太溪、风池、侠溪。 痰浊头痛:中脘、丰隆、百会、四神聪。 血虚头痛:百会、四神聪、足三里、心俞、脾俞、肾俞。 瘀血头痛:阿是穴、合谷、太冲、三阴交、大包。 气虚头痛: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 肾虚头痛:脾俞、肾俞、太溪、京门、大椎。 (2)辨位选穴: 前头痛:上星、头维、解溪、合谷。 侧头痛:率谷、太阳、外关、侠溪。 巅顶痛:百会、大椎、天柱、太冲。 后头痛:风池、天柱、后溪、束骨。 2.锋勾针:大椎、天柱、阿是穴为主。也可参考毫针治疗之辨位取穴。每穴勾割1~2下,使微出血,一般均取患侧穴位,隔日1次。操作时尽量将局部头发剃去,进针不宜过深。 3.梅花针:辨证和辨位取穴同毫针。中度叩刺头三阳经(太阳、少阳、阳明经)、督脉、疼痛局部3~5遍,至皮肤发红。 4.三棱针:大椎、印堂、太阳、百会、攒竹及阿是穴点刺出血。
擅长疾病:腰痛,颈椎病,膝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