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泌尿外科 > 肾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肾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收藏
来源:医学全在线 2016-05-24 13:49

诊断

(一)有腰腹部受直接或间接暴力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血尿时,即高度提示有肾损伤。

(二)临床表现:因外力的强弱和肾实质损伤程度而异。

1.休克:可由于创伤及(或)出血导致休克。伴有合并伤尤当腹内实质脏器损伤时更易出现。故治疗期间严密观测生命体征至为重要。

2.血尿:为肾创伤最常见、最重要的症状,以肉眼血尿为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血尿的程度并不一定与创伤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临床上不能以尿中血量多少来判断伤势轻重。血尿不重时,多在数日内消失,若伤后活动过早或并发感染,可出现继发出血。

3.局部肿块:血和尿外渗至肾周围组织,可在上腹部深处扪及肿块,应观测有无继续扩大。若局部疼痛加重伴有高热,血白细胞增高,是肾周围感染的表现。

4.疼痛及肌紧张:伤部软组织损伤、肾实质损伤、肾包膜激惹均可引起腰部或上腹部疼痛。血块阻塞输尿管亦可产生绞痛。外渗的血和尿流入腹腔时可引起典型腹膜刺激症状。疼痛部位可有肌紧张及压痛。

5.合并伤的症状:肾的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均可能合并胸、腹脏器及脊柱或远处组织损伤。临床上常相互掩盖其症状和体征,诊查时应予注意,否则易引起漏诊误诊。

6.肾开放伤:根据伤道部位和方向及伤道漏尿推测有无肾创伤,但创口不一定有大量出血或漏尿,由于此类创伤均有合并伤,应早行手术探查。
治疗

(一)闭合伤的治疗原则:

1.肾挫伤和表浅裂伤: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

(1)绝对卧床休息,至少14天。

(2)必要时输液或输血。

(3)止痛及止血药物。

(4)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尿中血量及腹部包块大小的改变。在观察期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及时改用手术治疗。

(1)休克未能纠正或经纠正后再度出现者。

(2)24小时内血尿未见减轻而进行性加重。或血红蛋白,红细胞进行性下降者。

(3)腰腹部包块逐渐增大。

(4)局部疼痛加重、体温升高,血白细胞增高有肾周围感染时。

(5)胸或腹部合并伤体征出现。

2.较重的肾裂伤或粉碎伤及集合系统断裂有大量尿外渗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二)开放伤的处理:在伤员一般情况好转后,采用手术治疗,探查肾及其它脏器创伤,给以适当的治疗。术后伤处引流。

(三)手术方法:探查闭合性肾创伤宜采取腹部切口,以便能探查腹内脏器有无合并伤,并能探查对侧肾脏情况。在探查伤肾前,应先阻断肾血流以减少出血量,也可降低肾切除率。

手术疗法因伤情而各异:

1.肾区引流:有大量尿外渗伴有感染迹象时,清除血肿,给以腹膜外引流。

2.肾修补术:适用于肾实质裂伤,先阻断肾血流,清除血肿后,以4-0肠线缝合肾盂肾盏,再以3-0肠线褥式缝合肾包膜及肾实质。创口内填以肌肉碎块,腹膜外放置引流。此法不适用于污染较重的开放伤,因术后易发生感染和继发性出血。

3.肾部分切除:肾裂伤在肾的两极,修复有困难时,可行部分切除术,后果较满意。

4.肾切除术:手术处理原则应尽力保留伤肾,但下列情况下可行肾切除术,伤肾切除前必须确定对侧肾脏功能良好。

(1)肾粉碎伤不能修复者。

(2)肾蒂血管伤已有血栓形成。

(3)肾开放伤污染严重。

(4)伤员病情危急,不能耐受较长手术时间者。

5.肾体外修复及自体移植术,对较重的肾裂伤或孤肾创伤较重者,当伤情复杂或病情危重不能在原位修复,可先将伤肾切除,在离体条件下经冷灌注后再行修补,或以显微外科技术对损伤血管加以成形,再将伤肾置于髂凹行自体肾移植术。

(四)肾动脉栓塞术: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近年逐步应用于肾外伤性出血,尤其对孤肾损伤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例,且有保全残留肾脏功能的功效。

并发症

肾创伤后,早期并发症有继发性出血,肾及肾周围感染和尿瘘形成,晚期并发症有肾积水,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结石、尿性囊肿,肾动静脉瘘及无功能肾等。

关键词: 血尿 肾损伤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