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改政策 > 医改驱动 中医铆足劲壮大发展规模

医改驱动 中医铆足劲壮大发展规模

收藏
来源:南京日报 2015-11-25 10:34

中药饮片销售不取消药品加成;提高部分传统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鼓励公立医院发展传统中医技术……本轮医改中,中医药可谓迎来史上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契机之下,不仅基层社区医院铆足了劲发展中医,多个二级、三级医院也着手调整发展战略,壮大中医发展规模。

花小钱可解决大问题,中医粉丝越来越多

昨天上午,虽然是寒风细雨,周顺英(化名)老人还是如约去了秦淮中医院做针灸理疗。“每周一至周六的上午半天门诊,每次都要看80多个病人,常常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院长薛亮告诉记者,该院仅一个针灸科每天就有300多号病人,不少病患凌晨3:30后就来排队。

在石门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医生倪净也是上了门诊就连轴转,“骨折,西医惯常采用植入钢钉治疗,患者受苦大花费高,而在这里进行中医小夹板治疗,费用能省下一半,患者的痛苦也小多了。”倪净说。该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老百姓认可度不断提升,该院业务量上升明显,今年1—10月,中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36.89%,饮片销售额同比增长32.6%。

南京鼓楼医院中医科主任徐天舒告诉记者,很多来看中医的患者,看重的是花小钱能解决大问题,“很多西医治不好的病经中医整体调理效果大不一样。”徐天舒说,该科35张住院病床每天住得满满当当,门诊量年年上升,去年门诊人次超过12万,住院人次超过1200人。

好口碑叠加好政策,多个医院瞅准时机壮大中医规模

“群众的好口碑加上医改给予的好政策,中医发展迎来史上黄金时期。”南京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虞鹤鸣认为。薛亮亦是同一看法,正因此,秦淮中医院新一轮提档升级蓄势待发。据介绍,该院已经拿下原秦淮区工商所40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明年3月正式施工,明年底投用后,医院诊疗面积将扩容一倍。”薛亮介绍,扩容后该院开放床位将由目前的46张增至120张,增设中医皮肤科、肛肠科、肿瘤科等科室。

南京市第一医院为顺应新的医改,中医发展有了“虚拟病房”的设想。该院副院长赵太宏告诉记者,这一模式将让中医科与外科、内科、康复科等“联手”,由中医科对这些科室的住院病人施治中医技术,促进更快康复。

鼓楼医院则是对病房扩容,“现在每个科室的病床都很紧张,院领导还是将有限的空间腾出一部分给中医科,明年的床位将增至40多张。”徐天舒介绍。

而在石门坎、中华门等社区医院,壮大中医科室也成为发展重点,“下周四,儿科中医门诊将正式亮相,明年1月份,新增设的中医疼痛门诊也将开诊。”石门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顺大势盼解人才短缺、技术薄弱之忧

“此前我们面临的发展困境也希望趁着新医改‘破局’。”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健告诉记者,基层中医人才严重不足一直困扰着他们,该院已经好几年没有招到中医人才。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加强中医发展的要求,基层卫生机构中医人才需占全院医技人员的30%以上,但目前在江宁、浦口、六合等“老五县”,不少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关占比只有10%左右。

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操海明介绍,为解决基层中医人才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老难题,我市已经着手多方面解决,“人才下不去,主要受编制困扰,目前正在努力推进这项工作。另外,正力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到三级大医院接受3年规范化培训,以及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结对帮扶等工程,让中医人才充分流动起来,带动培养一批人才。”操海明说,接下来每个基层医院都必须与大医院结成“医联体”,更多大医院的中医科医生将流动到基层医院,另外,我市还在积极探索“区管院用”人事制度,“这将有利于高淳、溧水、六合等郊区基层医院中医人才短缺的困境扭转。”操海明说。


记者了解到,秦淮医院虽还未扩容到位,但已考虑到人才储备问题。“我们打算从高校招聘相关专业毕业生,通过院内专家及医联体单位专家带教,尝试一条中医人才扩容的路径。”薛亮说。

关键词: 医改 中医 发展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