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医生患者都不买账

医生患者都不买账

收藏
作者:宗媛媛 来源:北京晚报 2015-04-28 15:45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在工作会议上表态,鼓励有条件的医生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从“允许”到“鼓励”,这项政策在近两年内多次被提出,且放行力度不断加大。但在社区中,这样的诊所却鲜有耳闻。

患者对在职医生开诊所是否买账?他们在社区究竟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医生又有哪些顾虑?看似惠医惠民的政策,为何难以落地?

患者

“真想办实事,

不如多请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医院坐诊”

下午三点,位于东四环内一条无名小巷中的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有人进进出出。这里的门诊虽不像大医院那般人头攒动,却也算得上络绎不绝。

82岁的张老太太把塞满药盒的帆布包挎在肩上,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她几乎每周都要来一次,“多了不给开,老得过来。”

听说政策上鼓励大医院的在职医生到社区开私人诊所,张老太太眉头一紧,摇了摇头,“趁早别开。说是大医院的医生开,可谁知道会不会开着开着就从外面雇些没资历的人来,卖些乌七八糟不合格的药。万一出了事,连个讨公道的地儿都不好找,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要我说,现在医院已经不少了,抓好了就行。”

在她看来,“公家”办的社区医院更让人放心,“要真想办实事儿,不如多请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医院坐诊,就像一楼牌子上介绍的那些,知根知底,看着踏实,既能提高社区医院的水平,又省得我们去大医院排队挂号。”

张老太太所说的“牌子”,正是大厅两侧依次排开的近十块展板,上面逐一列出了出诊专家的信息。其中,既有从朝阳医院、安贞医院退休的儿科、皮肤科、内科专家,也有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项目的在职医生。

同样是定期来开药的林女士也对私人诊所心存疑虑,“关键还是医生的真假。来社区医院坐诊的专家我相信是真的,可要是外面私人开的,没准儿是打着专家旗号开黑诊所呢!”平日里看病,林女士从未考虑过“私人”性质的医疗机构,“连私立医院都不去,更别说诊所了。”

“社区医院的药都不全,诊所岂不是更难解决?”

家住马路对面的夏老爷子很少来社区医院看病,“感觉今儿腰有点不舒服,临时过来开点膏药,再不行还得去大医院。”

尽管来回折腾不容易,但夏老爷子也不赞成在职医生到社区开诊所,“顶不了事儿。像我这样岁数大了的,浑身都是病,去趟大医院都得同时挂内分泌科、肾内科、心内科、骨科和泌尿外科。大医院里基本都是专科医生,一科管一样,这要是开起诊所来,得多少个才够看的!更何况,专科医生往往要配合检查结果下诊断,诊所哪儿来那么多设备?”

让夏老爷子头疼的还有开药的事儿。“我这30年的高血压,之前在小医院看了好多年非但没看好,还弄成了肾损伤,好在后来去了北京医院,对症下药给稳定住了。可这药在社区医院根本开不出来,不然我何苦跑那么大老远过去?”夏老爷子琢磨着,“社区医院的药都不全,诊所岂不是更难解决?就算看了病,拿不到药也是白费功夫。好些个进口处方药,在药店都买不到,难不成再去大医院开?”

医生

“精力上完全不可能应付得过来”

早在两年前,中日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晏美就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过“鼓励医师开办个人诊所”的消息,面对网友在评论中的“怂恿”,他并未表态。如今,王晏美更加明确地知道,“开诊所实现起来还很遥远,就算真要开,也得是等退休以后。”

摆在王晏美眼前最大的难关是精力。作为外科医生,他每周要做将近30台手术,相当于每个工作日都有五六台。同时,还要兼顾出门诊、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一天到晚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每周五上午,王晏美还要到医联体成员单位之一——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鼓励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多点执业,从大方向上来说肯定是对的。现在老百姓之所以都到大医院,主要还是因为对社区医疗水平不够信任。如果能让大医院的医生真正流动起来,下沉到基层,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起到带动作用。”

不过,对于在本单位工作量常常已经超负荷的他来说,哪怕是挤出半天时间,已然相当吃力。“如果是去社区开私人诊所,就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付出,还要考虑审批手续、房屋租赁和经营管理,精力上完全不可能应付得过来。”王晏美相信,自己并非个例,“我在医院还从来没有听过哪个医生说要开诊所,即便之前有牙医出去开,也是辞职以后单干。从医院的角度来看,恐怕也不会鼓励医生在职的情况下这么做,毕竟难免会影响在本单位的工作。”

相比之下,王晏美觉得还是“跟现有的社区医院合作”来得更现实一些。“社区医院在北京已经分布得非常广泛,并且在医保报销、药品管理上有着相对成熟的基础,过去出诊的医生不需要牵扯太多精力,有其他方面的顾虑。”王晏美也表示,鼓励大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固然是好政策,但也要有更多配套措施跟上,比如,如何给大医院医生支持,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破解社区医院收支两条线造成其引进专家动力不足的问题?

“说是政策放开了,其实是‘外松内紧’”

关于私人诊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酝酿过很长一段时间。但经过一番评估以后,他还是选择“曲线救国”,先从与朋友合作搭建平台做起。

上月初,孙宏涛在微博上发出一则招募帖:北京首个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启动,首期创业诊所项目征集合伙人,您不需离开体制,您平等享受股份,只要您有一颗创业的心,我们一起努力!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他便收到上百名医生的申请。这个被称为“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医师联盟同样吸引了不少投资方的关注。“目前跟现有社区医院或诊所合作进展都比较顺利,但在医生开私人诊所方面,投资方还是持谨慎态度,担心资本回报比较慢,不太愿意投钱。”孙宏涛明白,“诊所前期肯定是不赚钱的,资金需求大,的确有风险,如果诊所没特色,多半还要赔钱。”

前不久,孙宏涛到台湾出差,惊讶地发现台大医院和长庚医院附近寸土寸金的街上竟然遍布数百个诊所,不禁纳闷儿,“他们为什么不怕租金高?”他四处打听后得知,诊所每看一个病人,当地都会补助300台币,这样一来,医生就不必担心房租的压力,“我们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补贴,另外,医保也很难马上覆盖到私人诊所,这些都在无形中限制了医生的选择。”

平台成立后,两名良乡的体制内医生曾经找到孙宏涛,希望在诊所手续审批上得到帮助。“他们想开诊所,说会做手术,也有资金,但就是批不下来。”对此,孙宏涛也很无奈,“说是政策放开了,但不少人反映其实是‘外松内紧’,真正落地恐怕还要一段时间。”


关键词: 医生 医改政策 社区医生

医友评论 1人评论)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孙思邈 2015-08-21 16:01

用事实说出了目前很实在的问题, 中国的医改,让我无话可说。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