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 > 心得 > 吾师顾植山教授以理气为主治疗疑难病验案

吾师顾植山教授以理气为主治疗疑难病验案

收藏
原创 浏览:192 2015-02-27

关键词:顾植山  理气法 咳逆上气  男子雌激素增高  腰痛 顾植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在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近两年笔者有幸随顾老师临证,见顾老师辨治各种疑难杂病,思路灵活,所用园机活法,常出人意外。其中顾老师以理气法为主而获良效的几则验案给我们留下了较深印象,特整理选介如下。 理气活血治疗咳逆上气 潘某,女,7岁。2006年7月18日初诊。主诉:咳嗽2月余,阵发胸闷憋气,每周发作数次甚剧,咳痰不爽,痰粘白量少。患者在某省级医院按哮喘治疗1月无效。今经人介绍来诊。刻诊:面色青白,舌质紫黯,脉涩紧细数,闻其咳声短促低弱。 顾老师分析,患者咳声短促,胸闷气憋而脉涩,乃膻中气机不畅;素体肺虚,故脉细数(顾老师认为脉数不一定是热象,久数主虚)、面色青白而咳声低弱;痰白表示感受的是寒邪,舌质紫黯示气血不畅,故治法以调理气机为主,佐以活血、祛寒、止咳,用药宜温宜通,不宜清肺止咳。顾老师讲以前在农村遇到过此类患者,由于患者禀赋较弱,不同于一般外感咳嗽,需改善体质才能巩固疗效。据以往治疗经验,大约消除症状需一个月,此后巩固疗效还需服药一、二个月。处方:全瓜蒌10g,薤白头10g,真降香3g(后下),白檀香3g (后下),西砂仁3g(后下),炙杷叶6g,桃仁泥6g,宣红花4g,紫丹参10g,大川芎5g,川桂枝4g,炒杭芍6g,光杏仁6g。投方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6年7月25日二诊,诉药后咳嗽及胸闷气憋症状均有明显减轻。药已中病,效不更方,上方续进7剂。 2006年8月1日三诊,症状进一步好转,诉本周胸闷气憋仅轻度发作一次。以后即以上方随症稍作加减续服。一个月后胸闷气憋症状基本未再发生;服药至三个月完全恢复如常人。入冬后处以膏滋药1料。2007年12月13日其父因它病来诊,诉该儿服膏滋药后体质明显增强,以前经常容易感冒,近一年来基本未再感冒咳嗽。 按:《诸病源候论咳逆上气候》云:“肺虚,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气还聚于肺,肺则胀,是为咳逆也。邪气与正气相搏,正气不得宣通,但逆上喉咽之间,邪伏则气降,邪动则气奔上,烦闷欲绝,故谓之咳逆上气也。“少时乃定,定后复发,连滞经久也。[1]此段论述与潘姓患儿之证颇为契合。顾老师据《诸病源候论》之说,抓住气、虚、寒、瘀诸病机要点,不是简单地见咳治咳,而是以理气为主综合调理,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理气舒肝治男子雌激素增高 董某,男,28岁。2007年4月17日初诊。患者因西医检查雌激素高(2007年3月14日化验雌二醇106.87pg/ml,参考值为0-54pg/ml),经某医院西医激素治疗一月无明显效果而来求治。主诉:性功能减退,几无性欲;双侧胸乳胀痛有结块,左侧为重。刻诊:面色与舌质均显黯滞,脉沉细弦, 顾老师分析:该例患者胸乳胀痛明显,脉沉弦,当属肝郁气滞,且已有结块,当先理气舒肝散结,稍佐温补肾阳。处方:春柴胡10g,炒杭芍12g,炒当归10g,全瓜蒌30g,净海藻30g,淡昆布30g,荔枝核15g ,炒橘核10g,仙灵脾12g,制仙茅15g,炙甘草3g。投药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7年4月24日二诊,诉药后自觉疼痛已明显减轻,但大便较稀,稍增温阳健脾。原方加炒白术12g,补骨脂12g。再进7剂。 2007年5月1日三诊,诉胸乳疼痛进一步减轻,大便亦正常,药已中病,守方再进,加楮实子10g,续服14剂。 2007年5月17日四诊,诉胸乳疼痛已基本消失。守方再服14剂以固疗效。 2007年8月9日病人因感冒再来求诊,寻知胸乳疼痛未再犯,患者带来2007年7月19日化验报告单,结果显示雌二醇24.80pg/ml,已恢复正常;性欲亦稍有恢复。入冬以膏滋调补,以增强性功能。 按:男子雌激素高,性欲减退,一般视作肾阳不足,多用温肾填精施治。但该例患者胸乳胀痛明显,有结块,脉沉弦,证属肝郁气滞。顾老师强调辨证论治,以理气舒肝散结为法,方能对证,所以取得良好疗效。 理气通便治腰痛 戴某,女,42岁,2007年9月20日因腰痛来诊。患者腰部胀痛,转侧受限,询知患者平素胸闷多汗,口干,眠差,大便秘结。其舌质黯滞,脉细涩。 顾老师认为: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但该患者舌质黯滞,脉细涩,胸闷,显然气机失畅,当以理气为主。气滞可导致便秘,便秘又可加重气滞,故以理气通便为治。处方:台乌药24g 炒枳实10g 北柴胡10g 制香附10g 制川军6g(后下)火麻仁15g 大麦冬24g 大川芎10g 制苍术15g 左牡蛎30g 夜交藤30g。投药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7年10月25日患者前来复诊,诉前次服药后,腰痛及其它诸症均消失。停药后因近日劳累,致腰痛又有反复,因脉舌无大变化,仍以上方加怀牛膝12g, 7剂。 2007年11月20日因痛经来求诊,询知原腰痛已愈未发。 按:《黄帝内经》云:“腰者肾之府[2],故除外伤和其它疾病引起的腰痛外,临床上一般腰痛大多从肾论治。该例患者舌质黯滞,脉细涩,又兼有便秘,顾老师不拘泥于补肾壮腰的常法,而从理气通便入手,而使腰痛和胸闷、便秘、眠差诸症同时缓解,可见中医临床之灵活机变。《类证治裁》云:“气滞腰痛,脉沉弦,或结伏,乌药顺气散……肝气失畅,卧觉腰痛,频欲转侧,晓起则止,柴胡舒肝散。[3]观顾老师之方,颇与《类证治裁》之论合。 参考文献: [1]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见: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461 [2]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00 [3]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434

全部回答

李凤云 2015-02-28

学习

匿名
发表中...
唐林海 2015-02-28

顾老师厉害!

匿名
发表中...
时林童 2015-02-27

学习了

匿名
发表中...
宋宰锐 2015-02-27

学习

匿名
发表中...

评论

匿名
发表中...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交流分享”,版权均归经验分享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黄炜

动态3 粉丝1

取消关注

擅长疾病:伤寒,风湿热,湿气重,顽固性口腔溃疡,胃石,奔豚气,喉痹,疥疹,月家痨病,地图舌

为什么举报这个回答?
请选择理由
广告等垃圾信息
不友善内容
违法违规内容
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其他(可自行填写)
邀请

邀请医生回复问题?

邀请

您已邀请过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