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 > 心得 > 开泄法在肾脏水气治疗中的应用

开泄法在肾脏水气治疗中的应用

收藏
原创 浏览:183 2014-10-30

1.开泄法的提出 开泄法,原载叶天士的《温热论》,为治疗湿邪偏盛的温病而设,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其主要含义是开宣肺气、化湿(痰)泄邪。后世把开泄法用于治疗内伤杂病,效果颇佳。从“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看,治疗重点应是开宣肺气,使“气分上焦廓清则愈”; 水气为阴邪,其性粘滞,叶氏独出心栽,治重开肺,宣通气机。肺居上焦而主一身之气,且肺朝百脉,与大肠为表里,与三焦膀胱通气化。故肺气宣畅布达周身,肺又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能,故潴留在人体中的水湿,有赖肺气的宣肃输布才能下输膀胱而排除体外。《温病条辨》云“凡宣通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是虽以肺为要领,而胃与膀胱皆在治中,则三焦俱备矣”。可见开泄一法主要是通过宣畅肺之气机,使气机条畅、升降复常,则水气自化。 2.1肾脏水气的认识 肾炎一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水气”范畴,多因阳衰土湿,血郁气滞,三焦通调失司,水液泛溢所致。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初步的认识,《黄帝内经》根据发病情况和浮肿症状特征,曾有“水”、“水胀”、“风水”、“肾风”等名称的记载。《灵枢》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气已成矣。指出急性肾炎初起浮肿的证候特征。《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也,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腑肿”和“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溢皮肤,流偏四肢所以肿”,“膀胧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矣,气化则能出矣”,气化失调是水气的主要病理机制。《金匮要略》认为急性肾炎的发生与肺脏关系密切,肺气不利,失于通调水道之功而而发病水,说明感邪而病水,肺卫首当其充。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而慢性肾炎亦与肺脏关系紧密,慢性肾炎迁延不愈,常因感邪而复发加重有关,而肺脏虚感邪的主要因素。肺为水之上源,肺受邪则诱发、加重肾炎,肺失宣降,水湿内停而见水肿。 2.2从肺治肾脏水气 开泄法治水气的精髓就是宣降肺气以通调水道使水湿有路可去。临床上以开泄肺气为主,配伍芳化、苦泄、渗泄等法治疗肾脏水气证,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3.1疏风宣肺利水法 此法多用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发作期,其临床表现为目睑,甚则颜面肢体亦肿,按之凹陷,还可见肺气不宣的表现,如发热恶寒,周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气喘等症。方用越婢加术汤、三拗汤合五苓散加减。风寒胜加荆芥、防风、羌活;水湿重则加渗利水湿之品,如大腹皮、猪苓、茯苓皮、车前子等。 3.2降肺理气利水法 本法可用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症见面肢浮肿,按之凹陷,甚则胸部胀满,腹部膨隆,难以平卧。伴有咳嗽、气喘等肺气上逆症状。此为肺气不降、调失职所致。治以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水肿甚者加用五皮饮渗利水湿。 4.开泄法的配伍 配芳化法:当上焦病及中焦、湿浊偏盛、气机不畅,出现胸 次痞闷、口渴不欲饮、纳呆泛呕、舌苔白滑腻,也可见发热无恶寒、汗出热不减,但渴不欲饮、舌苔白滑,湿热蕴阻而湿重于热证,故治疗主以开泄宣肺,药如杏仁、桔梗、枳壳、郁金等,更配藿香、佩兰、蔻仁、菖蒲、厚朴等芳香化浊之品。配苦泄法:当湿郁化热、病及中焦、气机阻滞、湿热交结,证 见舌根粘腻舌边尖红、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脉濡数等,此时已较叶氏所云“舌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之症进展,“舌根腻而边尖红”明示湿中蕴热而余湿犹滞,即不可固守“慎不可乱投苦泄”之戒,而应在开泄宣化基础上适加苦泄清热之品,药如蔻仁、菖蒲、杏仁、薤白、半夏、豆卷、连翘、绿豆衣、山栀等。配渗泄法:当湿邪弥漫、病及下焦,而见胸闷、口渴不欲饮、小溲短涩、大便溏薄等症时,则应在开宣肺气同时,配入渗泄之品,用药如桔梗、杏仁、豆卷、猪苓、茯苓、滑石、泽泻、通草等,正如薛生白所云:“开泄中上,源清则流自洁”,同时因势利导,入桔梗、杏仁、豆卷 利水渗湿,也寓“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法。

评论

匿名
发表中...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交流分享”,版权均归经验分享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傅奕

动态5 粉丝0

取消关注

擅长疾病:肾实质性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肾病,肾炎,膜性肾病,高血压肾病,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免疫介导性肾脏病

为什么举报这个回答?
请选择理由
广告等垃圾信息
不友善内容
违法违规内容
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其他(可自行填写)
邀请

邀请医生回复问题?

邀请

您已邀请过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