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 > 心得 > 病理性血栓概述

病理性血栓概述

收藏
原创 浏览:3 2016-12-05

一、血栓形成的概念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心血管内皮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和常见的原因。

(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亦有利于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

1.血栓形成的条件包含三种: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流凝固性改变。

2.血栓形成重要和常见的原因是: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三、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1.白色血栓

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构成。镜下呈无结构淡红色。电镜下可见血小板轮廓,颗粒消失。肉眼观呈灰白色小结节,表面粗糙质实,与发生部位紧密黏着。

2.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血栓形成头部后,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被激活和黏附于血小板上,致使血小板小堆不断增大,引起其下游血流减慢和血流漩涡,从而再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如此反复,形成肉眼上灰白色与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外观粗糙干燥,通常紧紧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壁。

3.红色血栓

为阻塞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肉眼上呈暗红色、湿润、有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早期与死后血凝块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无弹性、质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

4.透明血栓

又称微血栓或纤维素性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素构成,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要点:

1.常见血栓的类型包含:①白色血栓;②混合血栓;③红色血栓;④透明血栓。

2.形成延续性血栓的组成依次是: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

3.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血小板。

4.透明血栓主要发生的部位是:微循环的小血管内。

评论

匿名
发表中...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交流分享”,版权均归经验分享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医生

动态2055 粉丝30

取消关注

擅长疾病:狂犬病,乙肝,原发性肺结核

为什么举报这个回答?
请选择理由
广告等垃圾信息
不友善内容
违法违规内容
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其他(可自行填写)
邀请

邀请医生回复问题?

邀请

您已邀请过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