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 > 心得 > 泻剂的临床应用

泻剂的临床应用

收藏
原创 浏览:192 2014-07-26

  慢性便秘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疾病,临床上治疗便秘大部分还是采用泻剂。现就目前国内常用的泻剂介绍如下: 1.容积性泻剂 指在肠内不能吸收的食物性纤维和盐类等物质. 食物纤维素类 能加速结肠或全胃肠道转运,吸附水分,使大便松软易排出,缓解便秘及排便紧迫感; 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可溶性纤维素有助于保持粪便水分;而植物纤维素、木质素等不可溶纤维素可增加大便量。   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萝卜、菠菜、竹笋、番茄、   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水果:香蕉、梨、苹果、广柑、西瓜、黄瓜、蜂蜜水。   纤维素制剂的优点在于其经济、安全,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但摄入纤维素制剂较多时会发生胃肠胀气,对于结肠乏力的患者应该填用。   补充纤维素后并不能立即显效,应用7~10天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减用量。 盐类泻剂(硫酸镁 硫酸纳) 口服硫酸镁在肠道内不易吸收,留在肠腔内形成高渗状,导泻作用强且迅速,一般口服2~6小时后即可排出水样或半流体粪便。   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月经期,妊娠,老人)应慎用。目前通常用于全结肠镜或钡剂灌肠等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硫酸纳作用强于硫酸镁. 2、刺激性泻剂(接触性泻剂)(酚酞、蕃泻叶、鼠李、蓖麻油等) 口服本类药与肠黏膜接触,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造成肠内液体 增加,各种电解质增加,加强拉肠蠕动,引起导泻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便秘.   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可损害患者的肠神经系统,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酚酞:口服后在肠内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蠕动;并阻止肠液被肠壁吸收而起导泻作用。一般于用药后4~8小时可排出半流动性软便,导泻与肠腔内液体酸碱度有关。   临床应用每次1~4片,临睡前服用。对全结肠镜检查前、X线检查或术前作肠道准备者,应提前8小时服用。对阑尾炎、肠出血、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肠梗阻及婴幼儿、孕妇禁用。 便塞停(比沙可啶):口服后经肠内细菌分解的产物及药物本身对肠壁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增加肠蠕动,促进解便;同时可抑制结肠内Na+、Ca2+及水分的吸收,从而使肠腔内容积增大,引起反射性排便。临床上对急、慢性便秘有效率较高。还可用于分娩前、手术前、腹部X线检查或内镜检查前的肠道排空,手术后、产后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服用后可引起腹痛,偶可发生剧烈的腹部痉挛。急腹症、痉挛性便秘、重症硬结便、肛门破裂或痔疮溃疡患者禁用,孕妇慎用。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双糖,在胃及小肠内不被分解和吸收,到达结肠后,通过渗透作用使水和电解质保留于肠腔内;并被肠道正常菌群分解为乳酸和乙酸等,进一步提高肠腔内渗透压,产生导泻作用;阻断氨的吸收;其酸性代谢产物能刺激肠壁粘膜,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由于乳果糖在体内分解产生气体,故部分患者会有腹胀、排气增多等胃肠胀气表现。   慢性便秘患者治疗剂量为每天1~2次,每次5~10g,剂量以每日保持2~3次软便为宜。临床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包括老人、儿童、婴儿和孕妇各个年龄组的患者,安全性高。对于肝性脑病患者,应用乳果糖后,不仅具有保持大便通畅的作用,还可减少氨的吸收,有利于肝性脑病恢复。   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腹胀、腹泻和低钾血症、高钠血症等。禁用于胃肠道阻塞、糖尿病或低糖饮食者。 3.润滑性泻剂(开塞露,甘油,液状石蜡) 开塞露(含硫酸镁、甘油、丙二醇):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成人20ml/次,用药数分钟后能够引起排便。主要适用于硬结便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 液状石蜡:在肠道内不被吸收或消化,润滑肠壁,使粪便易于排出。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便秘患者使用时应注意其有引起脂质性吸入肺炎的可能,长期服用可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成人15~30ml/次,用药后6~8小时产生效果,一般于睡前服用。 4.促动力药(西沙必利) 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胃肠道促动力药物,属于苯二氮类药物,其促动力效应直接作用于上段结肠。它曾用于便秘的治疗,但疗效并不肯定。 5.微生态制剂(培菲康) 含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等肠道正常菌群。是一种良好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性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但应避免与抗生素合用.   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制剂还有米雅BM、丽珠肠乐等。可作为便秘的辅助治疗。 6.中药泻剂 就中医而言,便秘分为实秘、虚秘。热秘以清热润肠为主,可服麻仁丸;气秘应理气导滞,以苏子降气汤加味。虚秘又分气虚,以益气润肠为主,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血虚则宜养血润燥,四物汤可用;寒凝则应温通开秘,以温脾汤加味。   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应注意,制剂中大都含有大黄、芦荟等刺激性泻剂成分的药物,故不主张长时间的应用。   简言之,在慢性便秘治疗中,选用不恰当的泻剂或泻剂应用剂量不合理等,均可能引起患者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不良反应。对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合并便秘的患者,应选用安全的通便药物。  

全部回答

孟觉民 2017-10-04

学习了

匿名
发表中...
李春红 2015-06-16

学习了

匿名
发表中...

评论

匿名
发表中...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交流分享”,版权均归经验分享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赵占强

动态1 粉丝0

取消关注

擅长疾病:肛瘘,肛窦炎,肛周脓肿,肛裂

为什么举报这个回答?
请选择理由
广告等垃圾信息
不友善内容
违法违规内容
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其他(可自行填写)
邀请

邀请医生回复问题?

邀请

您已邀请过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