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急诊科 > “史上最热年”,你准备好了吗?

“史上最热年”,你准备好了吗?

收藏
来源: 2016-08-01 10:29

实验研究表明,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高温天气34℃是个槛。当 气温超过32℃、湿度超过60%,人体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体温若超过42℃,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就会发生严重紊乱,体内蛋白质可能变性、凝固, 会有生命危险。据报道,英国2013年7月17日出现全年最高气温纪录32.2℃,整个高温导致760人死亡;2015年05月24日《印度时报》报道, 仅23日一天,印度南部的特伦甘纳邦和安得拉邦就有135人死于热浪。

科学家预测,2016年将极有可能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我国目前受副热带高压和地面低压影响,部分地区已有35℃以上的高温,局地可达40℃。热浪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八类高危人群易中招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人不是直接被热死的,而是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据了解,高温诱发死亡常见以下人群。

剧烈运动的人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据报道,46岁的马拉松跑步爱好者雍波冒着32℃高温跑“42公里195米”。不久后,当路人发现他时,一身运动装的他昏倒在路边,不幸中暑去世。

高温作业者 高温作业者,不管是室内的锅炉工,还是室外的建筑工等,所处的环境也极易中招。

心血管病患者 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在体内积蓄,便容易中招。

糖尿病患者 这些病人由于糖从尿中大量丢失而引起水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久病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和周围神经的变性,使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反应迟钝。虽热量已积蓄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较晚或不自知,引起中暑。

老年人 由于皮肤汗腺的萎缩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衰退,使散热不畅。

感染性疾病患者 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而作用于下丘脑产热中枢,令机体产热加速;也可以使机体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液,血管痉挛收缩,对散热不利而中招。

一些药物服用者 如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它们或使血管收缩,或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因此也容易中招。

营养不良的人 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更易中招。

如何预防高温威胁

应大量饮水,及时补充水分。从事室外体力劳动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 10L~12L;从事室内工作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2L~3L。补充水分宜量少次多,以免影响食欲。另外,大量出汗同样会引起无机盐丢失,故在补充水分的 同时,应补充无机盐。同时还要注意,应增加维生素C、蛋白质、能量的摄入。

外出受热归来,忌“快速冷却”,不要立即去吹空调、吹电扇、洗冷水澡、喝冰饮料,也不要用酒精擦拭身体,更不能使用退烧药。因为中暑造成的体内高温是外在环境与体内产热所致,跟感冒发烧不同,退烧药对体内散热没有帮助。

严格遵守我国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规 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一旦出现突然昏厥的情况,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如果家属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手段,可立即采取,但要注意操作方式,以免起到反效果。同时还要迅速拨打120求助。

(文章来源:健康报微信传播矩阵-村医导刊)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心血管病 中暑 高温作业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