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 感染
我们常常听到,HIV感染后将导致一系列其他疾病的风险增高,这些风险是否最终表现为疾病,直接由他/她的生活方式、膳食与营养决定。事实上,与大多数慢性病类似,终身治疗和持续药物治疗中的营养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挑战。
HIV感染与代谢关系密切,作为一种持续的免疫损害状态,膳食及营养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最终的临床转归造成了明显影响。“好”的营养状况和“坏”的营养状况,对于HIV感染者/患者往往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结局。与大多数慢性病类似,终身治疗和持续药物治疗中的营养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挑战。
营养既然是大问题,理当引起足够关注,然而遗憾的是,对于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营养状况,目前国内的研究证据不多。迄今为止,我国的艾滋病治疗指南和抗病毒治疗手册中,营养治疗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有关艾滋病治疗机构的营养服务能力也亟待改善。
营养是不是进补?不是!
除了对热量和蛋白质摄入的关注,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有关营养的迷信和误解。 "Hi,医生,营养不就是进补么?我营养可好了,今天吃黄芩炖鸡,明天吃虫草炖鸭,后天再吃个西洋参煲汤,这样一定会帮助我的免疫系统尽快恢复吧?" ,类似的讲述和传言,病友们和从事艾滋病治疗关怀工作的同道们都不陌生,在各种感染者活动中、QQ群里、微博里,随处可见,足够留心的话,甚至是天天听到。遗憾的是,几乎所有这类关于“养生”、“进补”的传言都不靠谱,很多甚至有害。在这样的流言中,合理的一日三餐,多元、平衡和适度的营养被忽略了。不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吃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食物/补品上,倒不能说是HIV病友的专利,而是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友中都普遍存在类似观念,算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灵丹妙药”的迷信。谈营养,最基本和最需要牢记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从反对这种迷信开始的。与良好营养有关的知识、操作技术也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换个正面的角度,正确的营养观念应该是: “均衡、适量、多元以及充满乐趣的享受每一餐。没有哪一种食物/营养素能够提供机体所需所有营养,没有哪一种食物/营养素是只有益处没有不足,没有哪一种食物/营养素是多多益善,没有越多越好这回事”。牢记上面这一点,十分重要。
好营养包含哪些内容?
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益寿延年的综合过程称为营养。所以说,营养是通过食物来供给的,选择好每天的食物,采用正确、适当的方式进行烹饪,就是营养。从营养的角度,食物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有两大类物质。
? 第一类是能量,也叫热能,人们看不见它们,但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第二类就是营养素,营养素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食物和人体都是由这些营养物质组成的。人从胚胎时期开始到生命止息都需要营养,饮食营养在保健和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理营养的核心要求: 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营养缺乏会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造成影响。对于成年人,营养不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治愈,甚至威胁生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饮食趋于无度进而导致营养过剩,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结构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还可能成为某些肿瘤和多种疾病的诱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缩短寿命。
综上所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倡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以促进我们的健康。
HIV相关营养不良及其后果
营养不良作为一种疾病过程,是动态发展和变化的,从不显著体重下降,到极为明显的消耗,中间可能存在相当大的中间地带。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应早期识别、诊断营养不良,而不应等到体重已经迅速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恶病质时方才想到应该进行营养支持。
消耗是营养不良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也是HIV感染后最突出的营养问题,尤其当进展到艾滋病期时,消耗本身就构成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即艾滋病消耗综合征。调查表明,1/3的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体重下降,当疾病进展至晚期(艾滋病期)时,几乎所有患者都将出现严重的消耗,表现为消瘦及恶病质。 因此,消耗是构成艾滋病的诊断内容之一,艾滋病消耗综合征定义: 体重明显下降 (>10% 基线体重),合并慢性腹泻(每天稀便两次以上,持续30天或以上),或不能用除HIV感染之外的其他并发症(如: 癌症、结核、隐孢子虫病或其他特异性肠炎)解释的慢性虚弱和发热(达到或超过30天,间歇或持续)。
大量科学证据表明,消耗是对艾滋病患者结局具有预测性的指标。近期体重下降超过5%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因此,维持正常营养状况,以及逆转消耗,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哪些情况会引发HIV感染后的营养不良?
HIV感染后体重下降与消耗的原因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营养素摄入不足、营养素吸收障碍以及代谢障碍三个方面。
1. 营养素摄入不足
(1) 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可由肿瘤、胃炎和(或)食管炎、 念珠菌病导致。
(2) 恶心/呕吐: 可由药物副作用、味觉改变、 GERD引起。
(3) 其他: 由于接受“替代治疗”而自愿节食,精神问题,劳累,孤独等。
2. 营养素吸收障碍
(1) 腹泻
(2) 合并如肝脏病或胰腺炎等其他疾病时,致脂肪和糖类吸收不良。
3. 代谢紊乱
以上各种因素叠加,一旦营养与代谢异常打击持续累积或快速发展,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严重消耗。
怎样诊断营养不良?
通常当营养医师/艾滋病医师告诉你说“你有营养不良”时,往往意味着他们已经为你做过了营养评估并做了诊断。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方法很多,从最复杂的包含多种检查结果的所谓复合型工具,到最简单的单一指标(如体重),多达几十种。不过,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临床医生需要快速确定自己的患者是否有营养不良,患者则希望能有简易而靠谱的方法对自己的营养状况进行自我监测。
我们的一些研究表明,这样的工具是存在的,例如由英国营养学会开发的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 MUST) " ,就是这样一种快速的营养不良筛查方法。
对于较为复杂的营养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的营养评定,可在临床营养专科医师协助下,结合摄入状况调查、人体测量工具、生化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 评分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