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并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两者总体生存率无差异,因此,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手术的常规选择。但许多肿瘤学专家对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内膜癌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腹腔镜手术子宫操纵器的使用,是否使癌细胞逆行经输卵管扩散到腹腔,是否输卵管污染,增加腹腔种植细胞的阳性率?肿瘤破碎沿操纵杆流出是否会阴道残端肿瘤复发,经阴道取出挤压或分割子宫是否会增加阴道残端复发?增加了肿瘤细胞脱落或粘附在手术器械上的几率,器械频繁进出套管孔,是否增加穿刺孔肿瘤细胞种植转移?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如何应对那些乱跑的癌细胞吧。
子宫内膜癌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
首先是血行播散,原因是气腹压力将肿瘤细胞喷至腹腔,再由手术创面使肿瘤栓子经淋巴管再通过交通支最后转移到静脉系统;而二氧化碳气腹是因为,细胞内PH值下降有氧代谢-无氧代谢后,激活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相关酶类导致促肿瘤生长,而机械压力机化学损伤腹膜暴露间皮细胞基底膜使癌细胞易扩散,因此导致增加器械污染率;而穿刺口气体排泄”烟囱效应“和直接的创伤污染与种植转移也是子宫内膜癌癌细胞转移的重要方式。
如何预防“乱跑的癌细胞”?
预防癌细胞转移首先要做好术前评估,鉴定子宫大小与盆腹腔是否已经转移;注意先置镜,次夹闭双侧输卵管狭部,再放举宫器;当腹腔镜监视下放置举宫器时,还要注意避免子宫穿孔;固定套管针时尽量减少器械进出套管孔的次数;充气放气的速度一定要缓慢进行,以维持术中CO2气腹压力平稳;淋巴结整块切除后即刻放入取物袋,并仔细监视取出的过程;注意切除穿刺口切缘,分层缝合,缝合穿刺口腹膜;最后,于手术结束前一定要用大量葡萄糖头高足低位冲洗盆腹腔。
如何看假性脉管浸润?
假性脉管浸润组织学特点是,无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低级别的肿瘤有大量血管“浸润“;并且血管中出现的肿瘤没有粘附于血管壁;而脉管内肿瘤组织伴有间质、急性炎细胞;部分肿瘤组织可呈现出乳头等高级形态;而且肿瘤组织出现在脉管以外区域或人为的裂隙中;累及外侧肌层大厚壁血管;内侧肌层小血管不受累以及早期、淋巴结和腹膜无肿瘤的现象。
由假性脉管浸润组织学特点,分析其发生机制应该与举宫器的使用和密闭的宫腔内正压系统的影响有关。2008年Logani等首次报道假性脉管浸润,出现于腹腔镜术后病理标本中,是否是内镜手术相关的不良预后因素,逐渐引起临床及病理医生的关注,Logani等考虑为子宫内膜、肌层血管提供了一个低压的容器,肿瘤、非肿瘤性子宫内膜组织优先机械性转移进入血管通路而不是淋巴管;并且,2009年Kitahara等又提出假性脉管浸润的出现可能跟术后取材有关,使人们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紧接着,是2010年Folkins等发现腹腔镜组脉管浸润率比开腹手术有明显较高趋势,同时具有较低分期,更少淋巴结转移及更少肌层浸润的特点。而Krizova等认为与腹腔镜无关,与使用举宫器有关。2011年Krizova等提出不是腹腔镜的自然步骤造成伪像,而是使用举宫器造成,使用举宫器比未使用的子宫切除术腹腔冲洗液阳性率显著增高,前者输卵管污染率也增高。而且,举宫器使息肉样或菜花样的肿瘤破碎,宫腔内压力使破碎的肿瘤组织进入血管腔。
总之,腹腔镜对内膜癌细胞种植与播散的影响,要注意预防内膜癌细胞经输卵管扩散至腹腔,预防阴道残端复发及穿刺口种植转移,术前严格评估子宫大小及盆腔脏器有无转移,术中注意操作流程,必须按照严格的无瘤原则手术,减少穿刺口处的操作,用标本袋隔离标本,术毕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腹腔镜手术相关病理组织学不良预后假象,避免因举宫器及病理标本取材引起的假性脉管浸润,认识、鉴别真假脉管侵润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避免因过度诊断导致过度治疗。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