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探索人文与医学交叉培养之路

探索人文与医学交叉培养之路

收藏
来源:光明日报 2016-07-14 17:00

【构建有温度的医患关系】

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课名是《人文与医学》,授课老师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彭裕文这样的知名教授。教室前后分别架设一台摄像机,用于拍摄讲台上的老师和台下学生,然后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实时传递到全国选课学生面前。

事实上,这是一个万人课堂。闻玉梅院士、彭裕文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联合智慧树网,将这门课打造成一门共享课程。截至2016年春夏学期,选课学校累计近130所,包括很多中西部高校,这令闻玉梅颇为自豪:将复旦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全国高校,为促进教育公平出一分力。

《人文与医学》课的前身,是闻玉梅院士联手彭裕文和俞吾金两位教授于2014年共同开设的《人文医学导论》。这曾是复旦大学一门非常受学生喜爱的导学课程,以倡导从医者的人文精神、培养“有温度”的医者为目的。

所谓医者的人文精神,闻玉梅认为就是把病人当作“人”看待。看病不是金钱买卖,病人是有尊严、有社会性的个体,因此处理医学问题要跳出纯技术层面,人文关怀也要跟上来。

彭裕文认为,医学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抽去了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而在医学教育发展的历程中,随着科学主义的盛行,人文精神一度失落。这也导致医学离病人越来越远,医患纠纷愈演愈烈。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国内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美国、德国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这份调查还显示,当下国内一些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较混乱,不仅开设的课程门数少,学时也少。

《人文与医学》这门跨文科与医科的课程,具有探索性与创新性。依托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这门共享课程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多位院士以及专家学者,从哲学、艺术、文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角度解读医患关系、医疗改革等问题,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人文观与价值观。

参与教学的教授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展示大家的人文情怀。闻玉梅回忆,《人文医学导论》从2013年就开始筹备,为了上好这门课,她和俞吾金、彭裕文教授多次集中备课,并且根据实际授课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每次的课程只有一位主讲教授,但另两位教授都会参与课堂研讨。2014年10月不幸因病逝世的俞吾金教授生前则留下了珍贵的《人文医学导论》授课视频。

闻玉梅说:“俞教授为这门课付出了很多。他代表我们给每位同学的作业写了详尽的评语。在为同学们制作的卡片上,他与我们共同签名留念。他对培养学生的深情,必将深深打动这些学子。”

闻玉梅自己践行的格言则是:用心做人,用心育人。她一再强调,教师不是单单上课就可以了,教师应该对学生投入感情。学生学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多的是老师对待学生的关怀方式,从而达到一种人文关怀的言传身教。

“我最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并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支火炬。我们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闻玉梅说道,“我认为这就是教师,尤其是医科的教师传递人文精神的方式。”

有意思的是,选课的学生除了医科生,还有法学、经济学和新闻学等专业的新生。一位修完这门课的医学院学生表示,“通过学习,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更明确了,尽管还未接触医学,但已生出了对医学的热爱,对生命的理解更深刻了”。一位新闻学院的学生则表示,“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感受到老师对人文医学的特殊见解,增进了对医学生和医生的了解,对他们也会给予更多的支持”。

如今,《人文与医学》这门课程已经运行3个学期,讲台上的闻玉梅院士已经83岁,彭裕文教授也年过七旬,但他们仍坚持为中国的医学教育做些什么。他们希望,这门课程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从一个点开始,掀开一角,师生共同探索出一条人学与医学交叉培养之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学 医学院 人文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