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泌尿外科 >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Quill可吸收线vs薇乔线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Quill可吸收线vs薇乔线

收藏
来源: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2016-05-28 17:00

回顾分析同一时期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中15例采用QuillTM可吸收线(Quill组)和13例采用微乔可吸收线及Hem-o-lok (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失血量、热缺血时间及肾实质缝合材料费用的差异,以评价Quill可吸收线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LNSS采用Quill可吸收线安全可靠,在减少术中热缺血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方面,优于普通缝合材料。

具体结果

Quill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6.9±35.9)和(138.2±26.7)min(P>0.05),平均失血量分别为 (147.5±42.9)和(161.3±54.8)m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4.1±3.8)和 (27.4±3.1)min(P<0.05),肾实质缝合材料平均费用分别为(1289.3±309.7)和(2409.2土 336.7)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继发出血、感染或漏尿。

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及体检的普及,早期肾癌的临床检出率越来越高。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在欧美国家及中国指南均已作为治疗肾肿瘤主要方法。

自1993年Winneld等眨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后,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因LNSS在保证患者良好的无瘤生存率的同时,又具有创伤小、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残肾功能的优点,LNSS在许多医疗中心已成为常规手术。

LNSS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较高的一种,其难点体现在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尽可能地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以及严密的腔内缝合技术以避免术后集合系统漏尿 和肾实质创面出血,这些问题对于开放手术较容易处理,但对腹腔镜技术来说,则相对困难。我们采用阻断肾蒂血管后直视下剪刀锐性切除瘤体及瘤缘周围 0.5~25px的正常肾组织,具有出血少、瘤体切除快且利于观察切缘的优点,同时便于在肿瘤切除后观察肾实质创面,如发现集合系统损伤,可及时缝合。

绝大多数LNSS手术均需缝合肾实质的缺损,术中关键是控制肾实质创面的出血和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漏尿,解决以上问题最安全有效 的方法是肾实质的直接缝合及术者熟练的缝合技术。近年来,Hem-o-lok辅助下的无打结连续全层缝合肾实质方法有省时的优点。带倒刺防滑脱的可吸收缝 线在国外已有临床研究应用报道,我们采用的安捷泰公司生产的Quill可吸收线,由可降解聚合物聚二恶烷酮(PDO)制成,无抗原性(不刺激抗原产生), 且为无热原材料,仅在吸收过程中产生轻微组织反应,4周后强度下降为80%,180d后完全吸收。其特点是一种表面带有微小倒刺的免打结缝线,这些小倒刺 间隔1mm、360°旋转分布,并呈相反方向排列于缝线的两端,两端均配有缝合针。使用时缝线顺着倒刺方向进入组织,随着缝线通过中心段后,另一端缝线的 倒刺打开,嵌人四周组织,Quill线即可被固定于相应位置,减免组织位移。与同型号普通可吸收缝线相比,Quill线锯齿结构可降低伤口抗张强度,并且 可避免普通可吸收缝线打结后降低缝线本身强度的情况。Quill可吸收线使用体会:(1)根据伤口长短、深度及张力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缝线,多选用2-0 14 cm×14 cm型号缝线;(2)使用时避免用手或器械沿缝线材料逆行滑行,否则容易破坏锯齿结构;(3)如需将缝线于当中剪断分别缝合使用时,线尾部需用Hem- o-lok固定;(4)缝合创腔时,从创腔远端进针,以面向自己的方向更易于缝合,两针以连续螺旋形分别行深、浅层缝合;(5)缝合时提拉缝线感到阻力后 即可自行固定,无需持续牵拉,组织缝合后的张力均匀分布,防止组织切割,达到的张力足以止血,避免因肾脏组织“脆性”高,修补过程中易撕裂,造成修补失败 或者术后出血的情况;(6)避免了缝合过程中对照组有时出现固定缝线的Hem-o-lok影响缝针进出针位置的现象。根据我们的资料,两组比较,采用 Quill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实质有以下优点:(1)能够明显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肾功能的损害;(2)操作更加便捷,降低LNSS的学习曲线; (3)与Hem-o-lok辅助下的无打结连续缝合方法相比更节省医疗费用。

因此,我们认为在LNSS采用Ouill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实质的方法,效果安全可靠,在减少术中热缺血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方面,优于普通缝合材料,更适合微创手术。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出血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