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消化内科 > 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吗?食物,肠菌和头脑的秘密

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吗?食物,肠菌和头脑的秘密

收藏
作者:段云峰 来源:科学网 2016-05-24 09:06

最近,有关肠道微生物和精神疾病的研究非常火热,大量高水平的研究为肠道共生微生物对脑功能和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经有发现多种途径参与肠道菌群和大脑的这种双向沟通,如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系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神经活性物质的生成等。其中,食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问题是你想吃的,真的是你想吃的吗?

焦虑,抑郁,帕金森,老年痴呆,自闭症,多动症,精神分裂,听着这些精神病就吓人。然而,就是这些行为和神经障碍类疾病都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有关!肚子的小小微生物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没错,是这样的!不过也别害怕,证明了这些疾病跟微生物有关系也是好事,至少不像跟遗传类疾病一样,完全HOLD不住,这些肚子里的微生物是可以人为的调节和改变的。因此,正是由于肠道微生物的可变性,于是专注于开发针对肠道菌群,来治疗精神疾病的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并且,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迅速增长。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如健康状况、分娩方式和遗传因素等,但饮食是最关键的因素,饮食能够影响从婴儿期到各个年龄段。所以,通过饮食干预,调整菌肠脑轴相关的精神和行为异常具有潜力的巨大价值。

食物的成分决定了进入肠道的营养成分的类型。膳食模式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和它们的代谢物的组成,进而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到肠道上皮通透性(见下图):免疫细胞(1),肠内分泌细胞的细胞活性(2),肠细胞紧密结合蛋白的功能(3)。

肠脑可不是盖的,它自己会密切并且连续监控肠道内的营养物质的组成,避免对肠道完整性的任何伤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肠道内密布了多种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与多种主要的效应系统相互作用,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肠道的非免疫防御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密切配合,最终,肠脑严密的监控着进入肠道的任何物质。

在监控过程中,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激素释放是通过激活肠内分泌细胞的营养物质特异受体触发的,这种激活发生在整个胃肠道系统,从胃到大肠。肠内分泌细胞有多种类型,如L型细胞或I型细胞,它们含有能够刺激不同激素分泌的细胞受体(4),这些激素具有多种功能,比如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胃肠动力和胃酸的分泌影响食欲。感兴趣的可以详细可看下图,我是看到网络图就头大,不过为了让大家清晰了解菌肠脑轴,我把对应的中文名称列出来了。密集恐惧慎入!

饮食是影响人体肠道菌群发育的最关键的因素。表面上看,一日三餐,稀松平常,管饱了肚子就达到了目的。然而,健康和不健康饮食的差别可就大了!不同膳食模式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一方面,可以保持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平衡(共生),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肠道微生态的失调,也就是引起潜在的病原体(pathobionts)的增多。需要注意的是,菌群平衡状态的失调会导致炎症和肠漏。而肠漏和炎症是多种疾病的根源!

已经有许多机制来阐述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沟通,包括迷走神经信号,免疫激活,色氨酸的代谢,微生物代谢物和神经代谢物质的生成。多种这些细菌代谢产物能够显著影响神经功能,因此,通过饮食干预,增加肠道内细菌的代谢物质,促进有益细菌的增长,能够有效的调节肠脑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说了这么多,有人说了,吃点东西还能治病了?真有这么回事,口说无凭。下面,咱举个栗子!

喝点酸奶,能有啥影响,还能把人吃成超人啊?来,来,来,我们一起看看吃了四种益生菌发酵的奶一个月后,成年女性脑区的变化。吃一个月的益生菌酸奶,女性的静息态脑区的活动发生了改变,中脑的活性有所降低,调节情绪,内脏和躯体感觉相关皮层活性发生了改变。

咋样?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对食物刮目相看了?千万别小看了进入口中的食物,它们中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你的肠道微生物,并通过菌肠脑轴影响着你的所思所想,影响着你的心理和行为。关于你想吃的东西真的是你想吃的吗?这个问题可能你已经找到答案了。So,Follow your gut!

上面这个研究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的研究发现益生菌具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心理情绪状态的作用。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脆弱拟杆菌不仅能改变小鼠的,还能改变人的情绪状态,提高记忆和认知能力,降低和减少焦虑抑郁,甚至能够改善疼痛状态和刻板行为(见下表)。

事实上,饮食,肠道微生物和心理行为的关系仍有很多未解之谜,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和体外研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继续深入了解营养和肠道微生物,与行为和心理健康之间的潜在的联系机制。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迷走神经信号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