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2016国际智慧医疗创新论坛|医疗服务的痛点

2016国际智慧医疗创新论坛|医疗服务的痛点

收藏
来源:医脉 2016-03-31 10:24

3月26-27日,  “2016国际智慧医疗创新论坛暨智创奖颁奖盛典”于杭州盛大召开,本届论坛以“互联互通、医患双赢”为主题,就分级诊疗与区域协同医疗、智慧医院、医疗+互联网、移动医健、远程医疗、大数据与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医药健康生态圈、医健产业投融资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的国际交流与探讨。

本次论坛汇聚了600多位参会嘉宾,有国家卫生政策制定者、积极创新谋变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院长及管理者、优异创新的移动医疗标杆企业、推动医生多点执业的医生集团代表、药品器械企业的领航者。


通过组委会精心安排的70多位重量级发言嘉宾的精彩演讲,来自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和医生集团的创新谋变成功案例分析,5场大咖头脑风暴和互动圆桌讨论, eHealthcare智创奖颁奖盛典、创新企业展演、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院参观访问等丰富多样的论坛创新形式和内容,与会代表将有机会了解国内外智慧医疗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产品技术创新应用,对接优秀智慧医疗项目和资本。

论坛内容节选

在医疗服务上,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非常关键的痛点,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且有一些问题在继续严重和加剧,我今天首先讲什么是我们现在存在的医疗痛点。我认为有两个严重的痛点。


第一点,是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和服务的倒金字塔的状况长期存在,而且从09年新医改以来不仅没有缓解倒金字塔状况,而且在严峻加剧。

第二个痛点是我们国家医生短缺和医生资源的浪费的矛盾长期存在,而且09年新医改以来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再继续加剧。我用一些数据来说明这两个痛点的状况。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多数国家,医疗服务的这个体系是一个正金字塔,大量病人在基层医疗就医,只有一小部分重病在三级医疗,但是我们国家情况相反,特别是09年新医改以来很多原来没有医保的病人,现在可以看病,看得起病了。但是,大量病人往三级医疗走。

我们09年新医改以来政府说强基层,也确实投入了很多钱买了设备,盖了房子来充实基层医疗。包括我们每个县政府要做强县级医院,但是我们看到情况没有随着政府的往基层的投资病人向基层增加,相反病人在三级医院增加。

我们这个三组数据看到我们国家大型医院增加速度,09年以来800床以上的医院增长速度最快的,快于500-800床的医院。500张床以下的医院增长速度最慢的。

这个大型医院,基本上都是在金字塔塔顶上的,特别是公立医院,特别是三家医院。我们民营,小型的医院09年以来这个情况不仅没有缓解,而是家居的。

第二组数据我们目前医院数量接近两万六千医院,三级医院占了两万六千当中占了7%的比重。但是三级医院占了门诊量接近一半,47%的,占了住院41%。这个情况可以看到,我们09年新医改以来我们三级门诊量和住院量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超过了二级、超过了一级。

我们还有40%的医院在我们国家是没有级别的。没有定级的!这个也反映我们三级医疗的话,它的洪溪效应越来越强了,金字塔塔尖越做越大。

这个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政府强,但是病人还是往上走,也有人讲中国人就医行为不理性,不规范,是不是中国老百姓这么不理智,糊涂呢?那现在看我们刚才讲第二个问题。

医生的问题,我们选择了世界上人口当最多十个国家,计算了医生和老百姓的比例,可以看到我们中国恰巧处于这十个国家中间位置,我们比巴西和墨西哥,其他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要低。我们比印度要高一倍当,这个情况来看似乎中国的医生情况比上不足,比有余。还可以。

但是我们看我们卫计委最新的数据我们237万的医生,我们再看他们教育背景,本科以上的医生占了237万医生比重多少呢?刚刚过了一半多一点。54%。就是在我们国家有将近一半的医生是是本科教育水平,甚至还有高中以下的水平。

这样的医生背景结构和前面的跨国来比,印度的医生都是本科以上的医生,我们把接近中国本科医生的去掉,跟因比,那医生和老百姓比例比接近印度了,那我们人均收入,GDP水平远远高于印度,也就是中国医生的短缺,医生供不应求的状况要高过印度。

我们再跟美国比,美国的所有医生都是研究生以上的水平,中国目前研究生以上的水平的医生只占了10%多一点。那么我们把接近90%的医生去掉和美国比,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医生了。

所以这个医生短缺,或者是医生短缺非常严重,大量的教育水平好的医生在哪里?都是在金字塔上面,我们金字塔下面往往是教育不够的。这一定程度上我们教育背景反映了医生的行医的背景。

但是我们再看一个数据。中国一方面极度缺乏质量好的医生然后我们发现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高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和医生新增加的比例,这两个比例,近似代表了医生的供给和需求,我们国家不像在美国有国外的医生进口,我们基本上很少从国外培训的医生进入中国,所以这个医学院的学生代表了我们医生的供给。

这是新增加的医生,我们还有退休的医生,那我们前三个栏目的话是,前三个十年,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十年,8年我们国家医学院毕业27万人多一点,我们医生增加了64万。

我们计算这个比例,毕业的一个人,哪比医生增加两个人,说明我们这个十年当中增加了一半多医生从本科以下的水平来的。这是严重供不应求。

第二个十年,毕业生数字略高于增加医生,但是退休医生弥补的话,比这个要高。第三年发现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它了,差不多7:1。这个卫生部对医生统计的口径和医生的比有所受紧。所以这个数据和以前比偏低。

我们再看08年到14年的数据有三百多医院毕业生,医生差不多70万。差不多5:1。这些年当中我们高等学校扩招了,医学院扩招了。这是不是我们招生太多了。

从前面的数据看到中国很缺乏本科教育的医生的。我们大大缺乏,但是发现现在最近一半以上的医生没有进入临床做医生,这些人到哪去了。可能我们知道你们同学到哪去了。很多人没有做临床,去了我们的药厂,医药代表了。

那么,这种医生既短缺,又浪费的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的倒金字塔背后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基层缺乏和乎质量的医生。去年开始卫计委推行分级诊疗。

我们现在这个会议的主题也是智慧医疗,其中很多的我们的路演的项目和内容都和这个通过智慧医疗怎么促进分级诊疗,我们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所帮助这个分级诊疗。

但是,如果医生的问题不解决的话,在中国的话,我觉得这个金字塔的现象,分级诊疗没有办法真正实现的。因为医疗最后的要落实到人才!

所以我的发言做一个总结,就是在我们国家,实际上我们整个的医疗服务的痛点的核心是医生的问题。医疗服务本身的痛点又是我们国家整个的医疗卫生体制当中的一个核心的问题。

所以,医生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医改的关键的难点、痛点。医生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医改是没有可能成功的,无论政府投资多少钱,设备、房子再好,我们药品再好的话,我们需要审批速度再快,最后没有好的医生,这些都是不可以完成的。


获奖名单

睿智创新院长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蔡秀军院长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肖鸣院长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力院长
      武汉中心医院夏家红院长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朱福院长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肖涟波院长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周泽甫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吴瑛院长
     沈阳军区总医院侯明晓院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伟林院长最佳创新三甲医院奖山东省立医院


最受推崇品牌医生奖张强医生集团
      最佳创新医生集团奖杭州杏香园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智慧医疗先锋药企奖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
      最佳创新健康云平台奖杭州聪宝科技有限公司
      最佳品牌健康云平台奖北京文云易迅科技有限公司
      最佳创新云解决方案奖深圳市佑康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创新互联网医院奖深圳市人民医院
      最受欢迎可穿戴设备奖浙江铭众生物医用材料和器械研究院
      最佳创新大数据解决方案奖杭州联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最具影响力投资机构奖复星医药
      最具影响力互联网医疗领袖企业奖杭州恒生芸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袁羽
      最佳创新数字医疗器械奖深圳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最受推崇医疗咨询机构奖惠宏医疗管理集团
     最受欢迎医疗移动应用奖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最佳创新医疗移动应用奖珠海融正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最受欢迎健康管理移动应用奖江苏睿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最具潜力医疗移动应用奖杭州医本健康有限公司
     最佳创新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奖浙江绎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最佳创新支付解决方案奖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
     最具影响力医疗健康行业媒体奖健康报社、24小时医学频道、医学界

关键词: 医疗 医药 互联网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