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消化内科 > 如何解读检查单,了解肝硬化的病变程度?

如何解读检查单,了解肝硬化的病变程度?

收藏
作者:王笑梅 来源:王笑梅医生官网 2016-03-24 15:03

“肝炎—肝硬化— 肝癌”是我们常说的肝病进展的三部曲,肝硬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肝硬化一般是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起病缓慢,症状隐匿,不 易被发现,因此体检已经成为我们早期发现肝硬化的最好办法。那么,哪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确诊肝硬化,明确肝硬化疾病发展的程度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从检查单解读肝硬化。

一、血液检查:可反映肝细胞的损害及其严重程度

1、 胆红素:肝硬化时高胆红素血症常表示肝细胞受损较重。肝细胞坏死或并发肝内型胆汗淤积,或有溶血时常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便产生了黄疸。

2、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不是一个灵敏的肝功能试验,但与肝细胞损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如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常表示肝功衰竭严重,越低预后愈差。

3、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引起肝细胞损害时,ALT和AST升高,它们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病因的特异性。

4、 Y-谷氨酰转移酶(Y-GT,GGT):肝硬化时,约90%以上病例GGT升高,尤以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明显。于胆汁性肝硬化则往往显著增高。

5、 白蛋白、胆碱脂酶、前白蛋白:这三个指标是肝脏的贮备功能指标,是反应肝脏炎症远期的指标。

6、 碱性磷酸酶(AKP):70%的肝硬化患者可见碱性磷酸酶增高,小结节肝硬化时,常正常或仅轻度升高,大结节肝硬化时往往显著升高。

二、影像学检查:对肝硬化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1、 彩超:彩超检查肝脏是否有纤维化及肝硬化应综合以下五项指标予以判断:肝实质回声、肝表面、肝脏边缘、肝静脉 、脾脏面积。典型肝硬化可见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增强,呈结节状,肝边缘弯钝,脾脏常肿大。

2、 CT:早期肝硬化CT可观察到肝脏外形和裂隙的改变,晚期肝硬化时肝脏大小、外形改变、脾脏肿大及门静脉高压征象与B超所见相似,并不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3、 磁共振成像(MRI):MRI能看到肝外形改变、脂肪浸润、腹水以及血管是否通畅,它可显示更清晰的解剖关系,特别是肝血管结构及走行。一般情况下,对肝 硬化的诊断,MRI并不优于CT,但在肝硬化合并囊肿、血管瘤、肝细胞癌时,MRI具有辅助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三、肝脏弹性测定

肝脏弹性测定即肝纤维化扫描仪,是一种新型无创肝病评估仪器,适用于肝病全病程是来评估肝脏硬度的,与肝穿刺相比准确度高达90%以上,能准确区分各级脂肪变,无创无痛便能检测出肝脏硬度值,快速简便,全过程只需要约五分钟。

四、肝活检组织病理检查

尽管影像诊断有了很大发展,但肝穿病理组织学检查仍为诊断肝病最好、最确切的方法。特别是肝硬化前期(S3期)和早期肝硬化(S4期),如不做肝穿刺病理 检查,临床上往往不易确定。肝穿刺前应做彩超检查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应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一般说,肝穿刺活检对病人是安全的。但操作 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熟悉可能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不论治疗方法多么先进,所用药物多么昂贵,都比不上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期确诊肝硬化,明确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对于逆转、治疗肝硬化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肝硬化 胆红素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