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内分泌科 > 最新AACE声明呼吁“有意义的血糖监测”

最新AACE声明呼吁“有意义的血糖监测”

收藏
来源:医脉通 2016-02-19 16:42

2月10日《内分泌实践》杂志在线发布了最新版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指南,该指南由多位权威专家参与制定,包括AMCR研究所主任Timothy S Bailey博士、AACE主席George Grunberger博士、格伦伯格糖尿病研究所主任Bloomfield Hills博士。正如指南所说,它代表着“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的官方立场”。

Grunberger博士表示,该声明的主旨是“有意义的血糖监测”,即监测应利于血糖管理决策的制定。血糖监测本身没有意义,仅仅是在特定治疗阶段达到特定目标。

该声明还对血糖监测史进行了概述,包括传统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CGM)的的应用,同时对血糖仪精度的评估及血糖数据的解读提供了详细的解读。

以下建议用于指导门诊患者自我监测频率和不同患者人群CGM的应用:

● 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测定血糖2次,次数多可6-10次,包括餐前、餐后临时测定、运动或开车前及睡前。推荐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尤其是伴有严重低血糖或未察觉低血糖性病史的患者。

●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测定血糖4次,包括饭前和睡前。饭后1-2小时、夜间和运动前后测定血糖可能有帮助。和成年患者一样推荐 CGM。

● 使用胰岛素、磺脲类、格列奈类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结构化血糖监测但取决于药物的使用。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在空腹、餐前、睡前及夜间定期测定血糖,对于非强化方案治疗患者可减少监测频率。这类患者CGM获益证据尚缺乏。

● 低血糖风险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推荐每日监测血糖,尽管在进餐及睡前进行血糖测定有助于患者了解食物及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不推荐CGM。

● 妊娠糖尿病患者:未经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推荐测定空腹和餐后1h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测定空腹、餐前和餐后1h血糖。对于先前便患有糖尿病的女性CGM的获益性尚不清楚,但是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女性CGM可能有帮助。

Grunberger 博士表示,一般情况下传统血糖监测和CGM可以帮助确定患者血糖在何时存在问题,如夜间、餐后或膳食某种食物后。这些信息都可用于治疗。之后的结果可以用来指导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监测。

总体而言,他说道,重要的是患者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血糖监测及怎样处理监测结果。

另外,该声明还对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血糖仪在美国应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