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消化内科 > 十二指肠球部活检诊断的乳糜泻,是否可信?

十二指肠球部活检诊断的乳糜泻,是否可信?

收藏
来源:医脉通 2016-01-25 10:28

近期,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乳糜泻诊断上,通过十二指肠球部活检得到的结果都应该谨慎处理。

Markku Maki博士(芬兰坦佩雷大学医学院)和同事们发现,45%的球部样本不适合形态学测量,而一些没有乳糜泻儿童的样本却有乳糜泻型病理学。

“如果应用球部活检,一切都必须谨慎,那些读取它的医生们应该知道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意思,”Maki博士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指出,为了了解形态测量,样本必须包括纵向切隐窝,这要求活检是垂直于管腔表面。

过去,Maki博士和他的团队写道,诊断性活检是从远端十二指肠获得,但新的研究表明,一些患者球部可能有隐窝增生绒毛萎缩。在此基础上,一些新的指南表明,诊断乳糜泻的活检应单独从球部采集。

但是研究人员补充说,一些因素让这个变的困难,包括球部组织不容易获取,很难有采取足够的钳标本。布鲁尼尔腺和球部淋巴滤泡也可以扭曲绒毛的外观,而球部的高胃酸负载可能导致诊断困难。

2013年一项发表在《PLoS ONE》上的研究中,Maki博士和他的团队报告了一项标准化操作(SOP)的验证性试验,该研究纳入了患和不患乳糜泻成年人小肠活检的形态学分析。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应用他们的SOP评估22名乳糜泻儿童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VH:CrD),同时有22名非乳糜泻儿童作对照。他们也分析了样本中靶向粘膜细胞外转谷氨酰胺酶2(TG2)的免疫球蛋白(IgA)沉积。

45份样本中的20份不能用于的形态学分析,即使重切后,因为他们不包含任何纵向切隐窝,也不能被分析。有着足够活检的乳糜泻患者的平均VH:CrD值为0.2(比例等于或高于2.0为正常)。然而,13个对照患者中的10个粘膜内层受损,平均VH:CrD为1.3。临界值2.0有100%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只有23%。

有可用冷冻组织样本的20名乳糜泻患者在球部组织出现中等到强的靶向TG2的IgA沉积,而在17名可用样本的对照患者中没有发现这样的IgA沉积。

“目前的结果证实解剖球部必须被谨慎对待,由于粘膜炎症,腺窝增生,甚至绒毛萎缩是常见的,”Maki博士和同事们写道。

“因此,常规解剖球部样本的组织学评估本身并不足够作为乳糜泻诊断。”他们补充说,“然而,在球部内靶向细胞外TG2的IgA沉积被证明在正确分组患者方面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关键词: 乳糜泻 十二指肠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