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已证实,克唑替尼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ALK阳性淋巴瘤疗效很好。很多患者在接受超过4个月的治疗后,并未复发。本文叙述了中止克唑替尼治疗后突然复发的2例ALK阳性淋巴瘤患者。(原文链接)
患者1, 女性,26岁,于2010年6月开始接受治疗,很快便产生完全缓解。2014年2月,应患者要求中止了该药治疗,并计划于1月后再评估NPM-ALK水平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8天后,患者出现发热、颈淋巴结病和呼吸困难。第23天时,患者再次开始克唑替尼治疗,250mg,2次/d。24h后发热减退。28天时,CT检查未发现颈部淋巴结(<3 cm)。NPM-ALK阳性逐渐减弱,并且第78天时NPM-ALK水平恢复阴性。
患者2,女性,4岁,于2012年5月确诊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经4个疗程的化疗发生了部分缓解,但因NPM-ALK持续阳性于2012年8月开始了克唑替尼(280mg/m2·d)治疗,并且于3个月后产生完全缓解。2013年10月行定量PCR检测为阴性。2014年10月,中止克唑替尼治疗。20天后,患者出现发热和心绞痛,随后2天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以及肺间质受累所致的呼吸窘迫。第20天时,行定量PCR检测证实为疾病复发。第23天时,患者开始接受克唑替尼治疗(450mg/m2),随后症状改善并产生了影像学完全缓解。该两名患者都产生了持久性缓解,并继续接受治疗。
在这两个患者在克唑替尼治疗期间,残留的肿瘤细胞持续了约3年。虽然静止期干细胞看似不会影响该类患者的良好预后,但已被证实可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经伊马替尼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变及PCR检测持续阳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ALK阳性淋巴瘤患者中断治疗后极易快速复发,所以一定要谨慎监测。PCR检测残留病变的能力有限。患者复发指佂可能是其临床症状,而不是PCR检测或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及CT结果。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早期复发接受crizotinib的患者可能是一个例外。在这类患者中,临时的克唑替尼治疗可能因移植产生的抗ALK免疫反应而引起持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