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营医院疯狂“竞价排名”引来热议。网络本是营销推广的一种很好的渠道,但在监管力欠缺的情况下,却成了无良医院招摇撞骗、从患者身上敛财的手段。如何杜绝这种现象,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近日,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云睦骨科医生集团发起人陈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系到健康 更关系信誉
众所周知,许多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都是通过广告和营销的方式获得的,但是,仅靠这种方式赢得的知名度又能维持几天呢?产品的质量和口碑,最有发言权的是消费者。在亲身体验之后,真假好坏一目了然。但是,对于一些假冒伪劣品,有些消费者不幸沦为“小白鼠”.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借助网络做营销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医疗并非寻常产品和服务,它关系这国计民生。目前我国的民营医院尚未发展壮大,无论是在技术、人才还是患者人数上都难以与公立医院相抗衡,借助网络进行宣传,提高名气都可以理解。但是,在目前网络监管不到位,医疗信息发布渠道不规范的情况下,一些缺乏实力的民营医院不惜花重金,打着虚假的幌子,靠花钱多少,决定医院排位,吸引患者。医院将大笔费用用于推广宣传,又哪会有钱用于引进医疗技术、医用设备呢?羊毛出在羊身上,此类医院为竞价排名所消耗的花费最终还是会通过诊疗费方式让患者“如数场还”.
竞价排名是部分医疗机构急功近利的表现,它使患者的利益受损。庄一强认为,从长远看,它损害的是医疗机构的声誉,更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实,在很多国家,医院与医生是不允许进行宣传的。”廖新波说,但在中国,由于传统原因,医院与医生也在做宣传。“参加竞价排名损害了医生与医院的名誉。”
开放投诉渠道 打击竞价排名
杜绝竞价排名行为,庄一强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卫生等相关部门在其官网上开放投诉热点,让网民实名举报,相关部门再根据实名、真实情况去调查。
第二,一旦调查情况属实,卫生等部门应该对医疗机构、网络机构进行惩罚,将惩罚收上来费用的一半奖励给实名举报的第一个人,“奖励得越多,社会则越可能培养出专门打假的队伍。”
第三,相关部门可以创建集体投诉。“医生及医院是机构,患者多数情况下是个人,很难具备撼动机构的能力。”庄一强建议,如果上当受骗的患者能够团结起来,委托律师进行集体诉讼,“律师也有经济动力去打官司。”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可以在医院间发起自己标榜自己没有参加竞价排名的运动。”庄一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标榜没有参加竞价排名的医院越来越多,自然而然,一种正向作用就可以凸显出来了。
陈锋在认同庄一强提出的以上几点建议,同时,他还提出正是因为部分正规医院没有发布信息,使得患者在无法寻求正确信息的前提下去相信参加竞价排名的医院。对此,陈锋建议,正规医院应该定期更新自己的医疗数据等信息,例如医院每年治疗了多少阑尾炎、治愈率、是否有并发症等关键信息。“设想,如果患者能够查询到正规公立医院的相关信息,是不是就不会选择相信参加竞价排名的医院了呢?”
互联网在中国法律层面还算一个新兴事物,因此,对于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为,例如竞价排名等还没有针对性的法律。尽管部分职能部门希望发挥监管职能,但廖新波认为,受制的一点就是无法可依。对此,陈锋建议,在相关法律出台之前,可以由部分机构出台一些具有约束性的规章制度。
庄一强认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其医疗技术;其差异化竞争力应该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其持续性竞争力应该是医院品牌。
因此,对于民营医院而言,想要得到患者和市场的认可,最根本的是提高自身的医疗实力,而国家也需要给予民营医院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扶持政策。